廣東“瘋狂”建高校:十年新增40所,求解經濟倍增的科創密碼

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伍素文 廣州報道

城市與高校相互成就的案例,最典型的莫過於硅谷與斯坦福大學。那是一個崇尚科技、創新創業和技術擴散活躍、創新服務完備的環境生態,最終助力舊金山灣區成長爲科技創新型世界級灣區。

在國內,深圳被認爲是最具硅谷氣質的城市,粵港澳大灣區也試圖培養孕育出“硅谷效應”。擁有與區域經濟形態、產業結構、人口分佈等相適應的高等教育體系,是前提也是廣東當前必須彌補的短板。

人口第一大省、工業第一大省、外貿第一大省……雖然有着衆多第一的頭銜,廣東在高等教育卻長期存在“大而不強”、地區分佈不均衡、“985”“211”錄取率低於全國水平等問題。但是,情況正在積極改變,其近年來狂建大學的舉動廣受關注。

根據歷年更新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近十年(2014-2024年)廣東新增了40所高校(包含本科、專科),其中本科院校增加了27所。據不完全統計,廣東還有十多所高校正在規劃和建設中。

大規模興建高校,究竟給廣東帶來了什麼?

經濟第一大省的建校邏輯

今年上半年,廣東新大學消息不斷。

年初廣東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態,廣東今年將爭取新增3~4所優質本科高校、1~2所博士學位授權高校、3~4所碩士學位授權高校。

隨後,“優質本科高校”陸續展現真顏: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設立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將於今年9月開學。5月底,教育部同意設置深圳理工大學、肇慶醫學院、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同意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更名爲佛山大學。

其中,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是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深圳理工大學背靠中國科學院高起點建設,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作爲職業本科是優質本科高校的“潛力股”……可見,當前廣東的高校建設,不僅要着眼於“多”,更看重於“優”。

時間再往前推。根據教育部公佈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2014年廣東有125所高校,2024年爲165所,十年間新增了40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增加了27所。它們有的是新建,有的是在原有基礎上更名、升格,還有許多由獨立學院轉設而來。

從類型上看,這些新增的大學主要有應用型大學、研究型大學,新型研究型大學崛起壯大;普通本科院校佔比居多,職業本科院校在近兩年也設立起來了;港澳大學北上辦學潮起,中外合作辦學及內地與港澳合作辦學的學校佔據全國的大半江山。

一方面,廣東高等教育的本科率不斷提高,2014年本科高校的比例佔整體的36.8%,2024年提升至44.24%,重點新增優質本科院校;另一方面,廣東高等教育格局在地域上以廣深爲兩極,類型上呈現多元、協調、創新的特徵,與產業結構所需的人才相適應。

2018年廣東省教育研究院組編的《廣東教育改革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就提到,現代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需要大量具有創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需要一定的研究型大學作爲支撐。而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則需要大量具有服務和應用能力的本科、專科生,需要大量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作爲支撐。

《報告》也建議,未來5~20年內廣東要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爲人口素質提升和發展提供強大教育支持,亟需增加高等學校數量,在不擴大現有高校學生規模的前提下,通過升格、新建、剝離等手段,未來10年需新增高校30所以上。

與此同時,無論是新建高校,還是在原有院校基礎上升級,提升現有高校質量,廣東新一輪高校建設更加註重內生髮展,跟此前引進國內外名校建分校和研究院有所區別。這背後與教育部近年嚴控高校異地辦學,城市促進高校與產業強互動增強“造血”能力等相關。

拉動倍增式發展的科創引擎

從全球範圍來看,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科技革命與大國博弈相互交織,高技術領域成爲國際競爭最前沿和主戰場。

在這輪動力換擋期中,廣東給自己定下的要求是“努力成爲主要的創新策源地,贏得戰略必爭領域的勝利”。其提出堅持製造業當家,把創新作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緊盯顛覆性、前沿性技術,抓牢戰略性、先導性產業。

作爲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高校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獲獎名單中閃現着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南方科技大學、華南農業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大學、廣東海洋大學等廣東高校的身影,其中過半的廣東牽頭項目由高校(含附屬醫院)完成。

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是凝聚態物理領域的著名科學家,在基礎研究領域取得國際引領性重大科學突破。自其2020年上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以來,成立僅14年的學校成爲中國最年輕的“雙一流”大學之一。

牽頭建設深圳最大規模的大科學裝置中能自由電子激光器大科學裝置,聯合粵港澳三地13所大學、科研機構以及兩個頭部企業建設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與龍頭企業設立聯合實驗室總數達110家,累計已完成496件科技成果轉化……年輕的南科大,已逐漸對區域發展形成支撐作用。

新獲批成立的深圳理工大學是當地又一所高水平自建大學,定位爲新型研究型大學,着重開展基礎性、前沿科學技術研究,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對接大灣區產業需求,聚焦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高端醫療器械、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合成生物、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等未來產業,發展新興學科。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探訪瞭解到,在深圳理工大學的主校區周圍,分佈着合成生物研究大設施、腦解析與腦模擬大設施、生物安全P3實驗室、深圳醫學科學院、中山大學·深圳等高端科研平臺,其背靠的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近年來與企業開展橫向項目近1200項,累計孵化企業近2000家,與許多企業也建立了聯合實驗室。手握多張王牌、資源優渥的深圳理工大學,未來的能量可以預見。

作爲製造業重鎮、萬億GDP城市,佛山的教育資源也被認爲與其經濟地位不能匹配。今年,佛山終於迎來以城市命名的“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更名爲佛山大學。據該校相關負責人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將強化資源共享與平臺共建,超常規培養解決國家和區域前沿問題的高層次創新人才。

通過技術創新、培養輸送人才,產科教融合互動,廣東高校和科研機構爲打造區域創新策源地、創新驅動發展持續輸出動力。

促進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供需匹配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歸根結底還是由人來完成。

廣東是人口第一大省。廣東2023年常住人口達1.27億人,較2022年增長49萬人,連續18年居於全國首位。2022年廣東每百萬人口普通本科高校數量、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低於全國水平,今年高考報名人數又破紀錄。隨着高校數量的增多,高考焦慮將有所緩解。

從長遠來看,在人口負增長的背景下,廣東也需要積極吸引人口,尤其是青年人口。對許多年輕人來說,選大學就是選城市,大學數量的增多和優質化,能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從而轉化爲更多高素質的人才儲備,反哺當地製造業和科技創新。

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培養,離不開高校的學科建設。我國仍存在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供需不匹配的結構性矛盾,需要以科技創新需求爲牽引,優化高等學校學科設置,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因此,廣東此輪除了增加大學數量,在學科和專業建設上也同樣下功夫,多所學校在對接產業所需之餘還“出新招”。

譬如,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全面採用“模塊式”課程超市,創新採用“樞紐”形式,探索開展交叉學科教育;深圳理工大學設置七大學科交叉專業學院,意圖“建一所沒有理學院、工學院的理工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等以書院制,關注素質培養等。

對於成功“升本”的新大學,抓好學科建設來培養人才也是重中之重。肇慶醫學院相關負責人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高職高專培養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本科教育在於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校“升本”後將更加註重學科建設,培養學生的知識廣度深度和創新意識。

華南師範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高等研究院院長盧曉中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認爲,大學要通過學科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來提升辦學質量,比如淘汰或升級舊學科,設置新型的交叉融合型的學科,進行注重創新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以適應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需要。

總體來看,教育、科技、人才內在一致、相互支撐。三者的有機結合起來、一體統籌推進,將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馬陸亭等學者曾通過對不同時期深圳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關係進行研究,撰文指出深圳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的同頻共振:“2000-2019年,深圳高校在校生數由1.41萬人增至11.32萬人,增長8.03倍,DGP由2219.20億元增長到2.69萬億元,增長12.12倍,二者基本實現了同步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