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能、西方不能? 臺積電老將揭臺日韓晶片製造關鍵優勢

臺積電美日設廠進度的不同凸顯出兩地文化的差異。(圖/美聯社)

臺積電在日本熊本與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的進度差異,一直都是外界熱議焦點。曾在臺積電擔任研發處處長的楊光磊,以他在晶片業數十年來的觀察,直指亞洲的「儒家文化」才能完美契合現代晶片製造。

「半導體制造最困難之處在於它有超過1500個生產步驟,每一步都需要高度精準測量、人的智慧,以及經驗和知識,才能做好」,目前擔任臺大重點科技研究學院客座教授的楊光磊向《日經亞洲》表示,「對於任何想要發展自身半導體供應鏈的國家來說,人才都是最關鍵的因素」。

楊光磊受訪時指出,訓練有素的工程師,以及紀律嚴明的工作文化,正是亞洲生產先進半導體的2大優勢,而且這些優勢不應被視作理所當然。

由於製造晶片涉及繁複的流程,大多數時候必須由高度精準且訓練有素的人來執行,同時還要能夠嚴格遵守規則與標準作業流程,才能把晶片做好,「不適合出現太多爭辯」。

在這些因素考量下,楊光磊認爲,臺灣與南韓的工作文化最適合發展半導體制造,「需要一羣受過紮實工程訓練的專業人員,還要他們願意遵守命令,願意加班把事情做好」。楊光磊表示,日本也有類似的工作文化,有助於該國重建其晶片業。

報導中指出,儒家文化強調尊重長輩與經驗豐富的導師,也重視維護傳統,同時也注重社會和諧與集體主義,其中羣體的福祉重於個人利益。

相較之下,西方文化價值則是以創意、創新與獨立思考爲優先。美國與歐洲在幾十年前把在半導體領域的最初領先地位讓給了亞洲國家。楊光磊表示,如果美國想要重新奪回晶片製造上的優勢,就必須在某種程度上,像1980年代那樣,擁抱亞洲文化,並接納擁有專業技術的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