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重回協商桌才能繼續往下走

學者認爲,交通部與工會應重回協商桌上才能繼續往下走。圖爲屏東火車站「類火車」1日上路,但一早乘車人數不多。(謝佳潾攝)

臺鐵企業工會發動五一勞動節不加班,成功癱瘓臺鐵運能,不過「天時」不站在工會這邊,並未造成整體疏運太大不便。學者認爲,交通部這次贏了裡子,但別再去硬要面子、刺激工會;工會方則要見好就收,大家重回協商桌上才能繼續往下走。

臺鐵工會選在五一發起不加班,希望以對疏運造成衝擊換來籌碼,但勞動節不是傳統返鄉團圓的節日,也不是所有人都有一天假,運量本就不如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連假,且工會早早預告當天行動,再加上Omicron疫情大爆發降低民衆出門意願,都讓這次行動強度顯得不如預期。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教授張勝雄說,交通部提出類火車載客量不高,臺鐵本身的區間車也載不到什麼人,跟疫情及旅客提早改變計劃有關。

他表示,昨天交通部贏了裡子,但這並不代表是它處理得當,官方接下來不宜再去刺激臺鐵工會;另一方面,工會該再想想,不要膨脹自己,昨日行動影響不大,可看出臺鐵在西部走廊的角色降低。

張勝雄指出,目前雙方的論述看起來,工會的訴求應該更具體、明確的提出,若不滿草案內容,就要提出自己的版本,最好有事證與具體例子,而不是模糊的說「公司化會把臺鐵賣掉」,這無助於溝通。

成大交通管理系教授鄭永祥認爲,臺鐵工會透過不加班行動讓社會關注,最終還是要回頭與交通部協商,雙方要時間建立互信。而在安全部分,是工會與社會大衆最關心的議題,交通部應該更清楚的迴應,把一切攤開來談。

鄭永祥說,平常日很多人要靠臺鐵通勤,有難以取代的地位,交通部該去思考,草案內容如何再與工會討論,並往中間靠的可能性,公司化才能繼續往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