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觀點-臺灣如何建立全球一流的人文大學(下)─向政府與社會進一建言

1、教學與研究連結社會需求

現代大學,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象牙塔」,而與社會發展脈動密不可分,爲了引入學術能量解決真實社會問題,大學的教學與研究,更應積極迴應社會需求,與社區、產業和公民社會相結合,將學術產出貢獻給社會大衆,並促進在地繁榮、社會關懷和公共參與。

透過執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USR)」及其他相關計劃,大學可更加鼓勵師生以行動研究、校外教學、服務學習等各種方式,長期參與和投入周邊社區發展,凝聚對公共價值的認同,使大學成爲永續發展的行動智庫。

2、培養解決問題的未來人才

爲培養學生成爲負責任的公民與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除了應培養其獨立的思考能力、溝通思想的能力,與做出價值判斷的能力外,更應胸懷「公共服務與利他精神」。大學不能只是職業訓練所,不能只是保障就業的金字招牌。我國大學的立校宗旨,是培養負責任的公民和麪對未來挑戰的領導者,其精髓不在使其順服於體制,而是透過自身的不斷精進,實現對彼此與對社會的正向影響力,最終能實踐有共識的社會價值,這正是政大人所應有的自許與風範。

大學可以在保障學生受教權的基礎上,可規劃「公共服務與利他精神培育計劃」,結合通識課程、書院教育、服務實踐、實習計劃、創新育成基金等,鼓勵學生髮揮主體性,成爲解決問題的未來人才。

3、成爲社會對話的中心,以及社會創新的育成基地

透過結合系所、研究中心、跨領域研究團隊的資源,大學當扮演整合性的平臺角色,成爲協助學術研究與社會對話的中心,以及師生啓動社會創新實踐的育成園區。

三、全球力

聯合國高峰會在2000年共同發佈「千禧年發展目標」(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在「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中,更呼籲所有國家致力消除於貧窮,需實施促進經濟增長、滿足教育、衛生、社會保護和就業機會等社會需求,並對應氣候變遷和環境保護面向。由此針對「未來大學」而言,大學師生如何透過所學、專業與影響力,走出校園、積極連結世界,已是必要且刻不容緩的任務。

經濟學人智庫(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在2017年的「全球未來教育指數報告」中,指出六大未來人才所需技能:跨學科技能、創造與分析技能、創業技能、領導技能、數位與科技運用技能,以及全球視野與公民教育等。而我們的年輕人,普遍在「全球視野與公民參與」面向表現較弱,由此可見,未來的大學如何「打破學校和專業、區域或國家的藩籬」,可以在現有基礎上(例如:規劃中的國際學院、國際學術合作計劃、國際社團…),建構大學師生在「全球視野、公民參與」的能力,以提升明日我國大學的全球影響力。

1、支持國際交流,籌組跨國研究團隊

大學應提供實質資源,使教師均可受到支持,出國進行學術交流與活動、或邀請國際學者來訪,在全球加強大學學術影響力;亦可鼓勵籌組跨國研究團隊,以全面提升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的國際能見度,進或針對SDGs問題提出解決策略,以達到研究與實踐協作的目標;並可以華語文教學等爲基地,向亞太及世界延伸我國大學在政治、經濟、傳播、文化研究、教學領域的深遠影響力。

2、加強學生對國際社會的貢獻度

籌設專項的學生全球移動力基金,分別從交換、實習、志工服務等角度給予協助,當經濟落差阻礙學生勇敢追求夢想時,大學即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國際的最強後盾;開創「大學和平工作團」,組織有志的學生,在畢業前世界不同國家進行社會公益服務,爲國際社會盡一份心力的同時,也力圖培養政大學生成爲真正的、知行合一的世界公民(Global Citizen)。

3、全球影響力計劃

高教市場化的浪潮席捲全球,大學世界排名已成議題,深刻影響經費、生源、國際交流等諸多面向。如何充分結合外部資源,建立專業的校務研究暨行銷團隊,當有助於我國大學在國際評比中脫穎而出。我們可以透過「大學全球影響力計劃」(Global Influence Project ,GIP),結合校務研究和行銷團隊,讓世界看見我國大學的實力,也讓我國大學在激烈的國際高教競爭中,跳脫固步自封的窠臼,從而真正健全校務發展體質,造福所有師生、校友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