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一塊蛋糕,看出童年心理創傷?壓抑「渴望被愛」的本能,傷口永遠在淌血…

童年時的心理創傷一直留在心裡,阻礙你獲得幸福?日本精神科醫生高橋和巳認爲,就算童年充滿創傷仍然可以選擇人生,只要遵循六個人類共通的「心理規律」,覺察自己想被愛的渴望,就能實現幸福。 示意圖/Shutterstock

心理創傷是指,否定自己渴望被愛的本能

對孩子來說,第一個「他人」就是媽媽(主要照顧者),從媽媽開始,到爸爸、兄弟姊妹,最後是社會上每一個人。第一個「他人」會對孩子的一生影響甚鉅,是一個能給予保護且充滿愛的人,還是一個缺乏共感能力、不能提供保護的人,兩者影響天壤之別。而且,這份對「第一個他人的認知」的影響力,會隨着孩子的成長,愈來愈巨大。

被充滿愛的媽媽帶大的孩子,也會有心理創傷嗎?

假如寶寶覺得第一個「他人」,也就是媽媽,能保護好自己,接下去出現的爸爸(或是主要照顧者身邊的第二位照顧者),寶寶也會認爲他「一定是好人」。如果爸爸確實是好人,那麼寶寶會覺得「世界上都是好人」。這類型家庭長大的孩子大多不會產生「心理創傷」,在小學、中學都會相信他人、開朗快樂。

如果媽媽是好人,爸爸卻是壞人,寶寶會和爸爸保持距離,留在媽媽身邊。他會意識到「即使世上有很多好人,但是也會有壞人」,並帶着緊張感成長。能區別出好人和壞人的主因是媽媽是好人;而「世上還是好人多」這個判斷中媽媽的影響功不可沒。

然而,這種情況下,他對爸爸的緊張感會變成心理創傷,並影響自己一生。倘若寶寶是個男孩,他會對男性長輩產生過度的緊張感。在上司與前輩面前無法自由自在,容易被上司隨口而出的話語傷害,也會盡量避開和男性的交往,只有女性朋友。倘若寶寶是個女孩,她對男性的警惕性特別強、保持一定距離,對戀愛及婚姻也會相對消極。除了保持距離,還有一種女性,會因爲害怕男性、反而試圖以討好獻媚的手段來接觸男性。

這裡雖然我們把爸爸(第二位照顧者)分成了「好人」和「壞人」,不過我所謂的「好人」是有愛心、珍惜他人、同時也愛護自己的人;「壞人」則是指警戒別人、批判別人、不會愛護自己的人。

沒有被媽媽愛過的孩子的心理創傷

人們所受到的最嚴重的心理創傷,就是被沒有共感能力的媽媽帶大的受虐待兒童的心傷。這個傷害會深深的影響孩子的一生。

對寶寶來說,如果最初的「他人」(媽媽),是一位不能保護自己的「壞人」,那麼接下來出現的爸爸(第二位照顧者),寶寶下意識會認爲爸爸「肯定是壞人」。

如果爸爸是好人,寶寶會覺得「世界上基本都是壞人,但也有幾個好人」。如果媽媽與爸爸都是壞人,他會認爲自己出生的世界非常困難與不幸。

然而,無論爸爸是好還是壞,對寶寶來說,媽媽纔是關鍵。原因無他,媽媽是寶寶在世界上第一個遇到的人,被媽媽傷害留下的傷疤,即使有個好爸爸也無法治癒或彌補。寶寶長大一些,去託兒所或幼兒園時也會對老師有所警戒;進入小學也不會對老師敞開心扉,和朋友在一起也同樣感到侷促不安。如果成長時一直帶着這種緊張和不安,走進社會後很容易造成憂鬱、恐懼等各種神經症。

心理創傷是指「否定依附」,否定自己值得被愛最難以平復的心理傷害,是無法形成良好依附的受虐孩子們所遭遇的心傷。

其次則是雖然媽媽(主要照顧者)給予足夠的愛,但爸爸並不稱職;接下來是父母雙方都不是感情充裕、以完全的愛撫育孩子的人,這些情況無可避免地都會在孩子心上留下一些小小的劃痕。事實上,世界上沒有無瑕無痕的心靈,不論是什麼樣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過心理創傷,父母亦是如此。

那麼,究竟「心理創傷」是什麼?心理創傷的根源只有一個。就是在本能─想要被愛、被呵護的渴望─沒被充分滿足的情況下,壓抑和否定自己想要被愛的渴望。

就算是受虐兒童,小時候也會試圖靠近父母,發出渴望愛的訊號。但因爲從來不會得到迴應,導致他們覺得人都不可靠,自然也不會向他人發出求救信號。

他們壓抑、限制自己的感受,根深柢固地認定「還是不要對別人有期待較好」。這種想法持續下去,便引發他們否定自己、認爲「反正我不會被愛」。但即使如此,他們也仍渴望得到愛,而當意識到自己還是渴望被愛,他們就開始痛恨自己。這個巨大的心理創傷就在心裡生根了。

這就是所謂的「否定依附」。

「否定依附」導致他們厭惡自己、否定自己。

人的內心痛苦之中,否定自己傷害最深、也最難以平復。「否定依附」在受虐兒童身上最明顯可見,只不過一般家庭長大的孩子也難免有這種情感,因爲我們不是隨時隨地能得到渴望的愛。

你能在別人面前選擇自己喜歡的蛋糕嗎?測量你「否定依附」程度

「否定依附」具體來說怎麼理解?強弱程度會如何表現呢?

你和四個好朋友聚在一起享受週日午餐。太久不見,你們有說不完的話。吃完午餐後很快就是下午茶,咖啡和蛋糕擺上桌來。五塊不同口味的蛋糕,草莓蛋糕、起司蛋糕、巧克力蛋糕、堅果蛋糕、栗子蛋糕,不管哪個看上去都很美味。

大家開始談論,誰吃什麼蛋糕,沒什麼特別原因,但讓你第一個選。問題來了。

「你會怎麼做?怎麼想?爲什麼?請你從以下的選項裡做出選擇。」

圖/心靈工坊

從一到五之間,選出最接近你心情的選項。這個問題是測試「依附的否定度」的小實驗。結果顯示,出生在一個有健全依附感家庭的人,其平均得分是二.五。出生後遭虐待、沒有足夠依附感的人,平均得分是四.三三,兩者差異非常明顯。

對大部分依附感健全的人來說,得分二.五代表「很開心可以選自己喜歡的蛋糕,但是還是會客氣地考慮一下其他人」。一般成年人的感覺可能大多如此。「既然讓我先選,那我就選自己最喜歡的。」「感謝其他人的好意,那我就不客氣了。我選自己想吃的。」「對大家表示感謝,並開心地選擇。」等等。

在受虐家庭長大,沒有依附感的人平均分數四.三三代表「糟了,怎麼辦,我沒辦法第一個選,太不好意思了。」這些人的共同想法是「在別人前面做選擇,覺得好可怕,我好不安。」「讓對方高興,比滿足我自己更重要。」「我不是最後選的話,就有點害怕。」「會拚命思考其他人想吃什麼,過度考慮他人想法,這讓自己很累。所以還是最後剩下的那個就好。」「不顧別人,自己先選的話會有罪惡感,感覺自己不配。」等等。

單純覺得「哇,好開心。我可以先選」的人,一般都是被父母愛護,有健全依附感的人。他們不會否定自己的真實感受,他們覺得自己値得被愛。幾乎沒有否定依附的狀況,也不太會自我否定。

另一種在受虐家庭成長的人,他們會壓抑自己的感受,會表達「不用,我拿最後那個就好」。他們並不認爲自己値得被愛,也認爲表達主見是不好的、可怕的。否定依附、自我否定的程度很高。

透過這個針對成年人的測試,能看出來即使長大成人了,小時候的心理創傷依然產生很大的影響。

你的「否定依附」是幾分呢?你平時會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嗎?會壓抑到什麼程度?

「壓抑」是「自由」的反義。即使是選擇蛋糕這樣的小事,也能看出一個人的心靈是被壓抑的,或者是自由的。

受虐過的人的依附否定較爲極端。其實每個人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壓抑自己的感受,主要與幼兒時期的家庭環境有關。但如果沒有人提醒,自己幾乎不會發覺。

不過,在察覺到這點後,我們就可以做出改變。看看其他人在派對上是怎麼選蛋糕,你會發現「啊,那個人比我自由多了」。接着,你會重新思考這個問題,你會轉變想法,「好,下次我也不客氣,選自己喜歡的試試看。」如果真的做到了,就會產生自信,也會比以前更愛自己,周圍人也會用和以前截然不同的態度看待你。只要發覺到這點,人生就會改變,原來我們可以靠自己撫平心底的傷口。

然而,能自我覺察並做出改變的人,大多是沒有受虐經歷的人。有過受虐經歷的人,不管經歷多少次這樣的選擇,都很難自我覺察。傷得愈深,就愈難發現自己的傷。若要發現自己的「依附否定」,並且做出改變,他們需要不一樣的體驗。

《父母不能選擇,但人生可以:走出家庭的傷,從認識自己的依附關係開始》。 圖/心靈工坊

本文摘自《父母不能選擇,但人生可以:走出家庭的傷,從認識自己的依附關係開始》,2024/09/19心靈工坊

│更多精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