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疑劇,硬核纔是硬道理 (文藝評論)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胡 祥

《人民日報》(

2025年01月14日

第 20 版)

近期,熒屏上颳起了一股“懸疑風”,既有國安反特題材的《宿敵》,也有反映刑警數十年破案史的《我是刑警》,可謂題材多元、特色各具。《白夜破曉》作爲當年大熱劇集《白夜追兇》的續篇,頗受觀衆期待。

2017年是中國懸疑網劇創作發展史上的關鍵節點。《白夜追兇》一經推出就成爲這類題材的標杆之作,從人物身份到劇情鋪陳都把懸疑感推向極致。一方面,雙胞胎兄弟一個是刑警隊長、一個是大案通緝犯的身份設定本身極具張力。另一方面,作品中每個案件的推理都非常硬核,開篇大案作爲主線貫穿全劇,中間穿插6個支線案件,同時每個支線案件又與主線案件相關聯,讓觀衆在燒腦中體驗了充足的爽感。可以說,這部作品緊緊扣住了懸疑類型的敘事特性,成爲直到現在還難以超越的經典之作。

相比之下,《白夜破曉》整體上保持了在同類題材中的較高水準,但硬核推理的強度明顯下降。劇中部分案件融入了社會熱點,以增加劇集的現實質感,情感濃度也有所提升,但偵破過程的複雜性與懸疑感不及觀衆期待。比如第一個“死而復生”案,觀衆會發現原來就是一個俗套的兄弟鬩牆案,劇情並不驚豔,說教意味明顯。後面的孟保才案、於航案等,都存在同樣的問題,無論是案件複雜程度、偵破難度以及蘊含其間的人性拷問,都不及《白夜追兇》。對觀衆來說,缺少了硬核推理的爽感,普遍感覺精彩度不如上一季。

懸疑劇最獨特之處,就是通過高超的懸疑設定和劇情鋪陳,讓觀衆產生強烈好奇心。這個懸疑內核越神秘莫測,就越具有吸引力,越能把故事情節推向極致,觀衆情感的濃度、思考的深度也隨之而至。而一些懸疑劇爲了求新求深,往往希望通過案件來講述某種道理,即在懸疑之外強上價值,導致主題先行,戲劇性不足,說教味變重。事實上,懸疑劇作爲獨特的類型劇,有着自身的創作規律,主題先行只會讓懸疑劇本身應有的冷峻感、緊張感下降,像發條突然失去了張力而鬆散,敘事節奏被打亂,加上人們審美經驗越來越豐富,視聽內容選擇越來越多,觀衆自然容易失去耐心。

縱觀近期懸疑劇創作,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凡是緊緊扣住懸疑類型特徵、聚焦探案過程細節的作品往往更加精彩。比如同期熱播的《我是刑警》,有38集之長,是近年來懸疑劇中少有的大部頭。劇集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主角秦川等人如何偵破案件上,比如張克寒案就用了9集篇幅。這樣一個大部頭作品卻成了真正的破圈之作,觀衆最集中的評價就是“厚重、真實”。劇集中的不少素材取自曾經真實發生的轟動全國的大案要案,作品在突出懸疑特色的同時,讓主角們不是在破案就是奔走在破案的路上,同時高度還原真實場景,細緻展現了刑警們看起來稍顯“復古”但有效的探案手法。作品中的刑警們沒有全知全能視角,而是不斷遭遇阻礙、不斷克服困難,這增添了破案的真實感和曲折感,讓觀衆跟着一起揪心、緊張,發人深思,讓人回味。

懸疑劇需要表現情感和價值觀嗎?當然需要,而且必需,如果只是單純再現破案過程,不事描摹人物情感,那就成了法治科普。翻看中外懸疑影視劇經典作品,無不既聚焦精彩的探案過程,又飽含對人性的深深思索,追尋真理、懲惡揚善。但這一切的前提是遵循類型劇創作規律,把握好硬推理與軟情感的關係,把探案過程當作敘事主線,該渲染的要濃墨重彩,該收斂的則理性剋制,這樣才能主次分明、充滿張力,也才能用影像敘事彰顯真理與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