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淡:爽文如零食,切勿當正餐

來源:環球時報

我們常常將精神、文化、思想層面的東西比作食物,稱爲“精神食糧”。在精神層面同樣有“精神零食”,就是人們常說的“爽文”“爽劇”。大而化之,熱衷於“品嚐”“享用”這些“爽文”“爽劇”,沉湎其中不能自拔的,則可稱之爲“爽文心態”。如果把這種“爽文心態”生活化、社會化,則有形成“爽文式氣場”“爽文式氛圍”“爽文式是非標準”的危險。

“愛爽之心”,不但人皆有之,而且古今中外都有。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在《東坡志林》中敘述當時人們聽三國故事時“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這種對自己支持或“代入”一方“只願聽爽的”,就是典型的“爽文心態”。

到了20世紀初,一位落魄的三國“爽文心態”“集大成者”周大荒寫了一本讓蜀漢完勝、曹魏被“完虐”的《反三國演義》。這部“超級爽文”中的許多情節、設定被日本知名遊戲公司KOEI在自己的代表作中反覆使用,表明這種古老的“爽文心態”即便在今天也不乏受衆。

在當下的流行文化裡,“抗日神劇”是“英雄式爽文心態”的消費,“霸道總裁迎娶灰姑娘”是“戀愛式爽文心態”的消費,“穿越回古代大殺四方”則不妨看作“再造人生式爽文心態”,如此種種,都有各自龐大的“消費羣體”。

國外也是如此,法國“抗戰爽劇”《虎口脫險》幾乎每個聖誕節都會出現在法國電視節目單中,蘇聯“做夢娶媳婦爽劇”《命運的捉弄》也未遑多讓,而美國《超人》《美國隊長》之類的“英雄劇”,日本《假面騎士》《恐龍特急克塞號》之類的特攝劇,同樣是經久不衰的典型“爽劇”。

“爽文心態生活化”“爽文心態社會化”,則是一些人會把這種“就愛聽爽的”情緒帶到日常生活和社會上。他們實際患上了一種心理疾病。“輕症”表現爲偏愛聽順耳的、好聽的,憎惡逆耳的、不中聽的。“症狀”重些的,就會對信息和數據進行刻意的篩選,偏聽偏信自己願意聽、願意採信的。

和“實體食物”中零食可以爽口和愉悅身心,適當消費完全可以接受一樣,“爽文”“爽劇”這些“精神零食”的需求是人類心理健康的正常慾望,適當消費可以調節人的情緒和狀態,從而以更飽滿的情緒和更健康的心態做正事,是完全無可厚非的。但一味沉湎這類“精神零食”,把“零食”當飯吃,久而久之就很可能本末倒置,從而導致“精神營養不良”。而“爽文心態生活化”“爽文心態社會化”一旦到了“以零食取代正餐”的地步,這些人則很可能喪失應有的“社會心理抵抗力”,從而令自己在複雜的社會現實、社會矛盾中無所適從。

因此,和吃東西一樣,爽文如零食,切勿當正餐,“精神零食”可以吃但必須適當、適量,“精神正餐”則須臾不可或缺。

那麼,什麼是“精神正餐”?就像我們的一日三餐包含澱粉、蛋白質、脂肪和各種維生素,葷素搭配、粗細兼雜,並始終將“攝入對人體必需之營養”放在比“美味可口”更優先的序列考量,我們的“精神食物”“社會食物”的“正餐”,則是一切客觀、權威、真實、公正、來源多元、可互相驗證的信息。“精神零食”可以吃,也可以不吃,但“精神正餐”如果缺失太多、太久,人就會處於“社會營養不良”狀態,自以爲“爽”,實則在社會和人生的驚濤駭浪中處於危險的“裸奔”狀態而不自知。

不論物質還是精神,人都是希望“爽”、需要“爽”的,所以沒必要戒“零食”,包括“精神零食”,前提是絕不能忘記定時定點攝入我們成長、生活一日不可或缺的“正餐”,包括“精神正餐”。“正餐”是根本,“零食”是點綴,物質、精神層面皆如此,切不可本末倒置。(作者是北京文化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