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正向管教可免責 老師:很少學校敢搜書包
國教盟昨在立法院外舉行記者會,呼籲主管機關應切實檢討非行少年處理機制成效不彰的問題,才能修補漏洞,防止少年殺人事件再度發生。記者陳正興/攝影
「實務執行上卡卡的。」新北某國小學務主任舉搜書包爲例,教育部授權學校緊急處置,但現實需要專業判斷,且若孩子拒絕,學校還是束手無策,敢搜書包學校少之又少,「教育部應徹底瞭解執行情況,演練一遍就知道問題」。
新北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吳添寶也說,搜書包時要攝影存證,又要徵詢家長同意,若家長不同意,學生可拒絕,但偏偏需要搜書包的學生,家長几乎不到學校、甚至放棄管教孩子。
新北一名資深生教組長說,爲避免少數老師濫權及不當管教便限縮教師管教權利,已造成老師在管教輔導孩子的無力感。針對行爲嚴重偏差孩子需更強力約束規範及輔導資源介入,纔不會造成其他安分守法孩子受害。
教育局說,學校若發現學生疑似參加不良組織,除回報教育局、成立追蹤輔導小組加強輔導,會整合資源輔導觸法少年,協同司法、警政、社政及民間區域資源,搭配「過渡性教育措施」及校內高關懷彈性課程,協助學生穩定就學。
少年事件處理 司法角色弱化
記者李芯、王宏舜/臺北報導
國教行動聯盟認爲,「少年事件處理法」二○一九年修訂後,將原本司法嚴密把關的系統轉向行政輔導爲主,許多因幫派或不良組織利用而犯罪的少年未能被有效納入「曝險少年」輔導範疇,且行政輔導效果不彰、司法系統角色弱化,少年法院僅在輔導無效或由警察、少年輔導委員會移送案件時才介入,無法有效防範嚴重犯罪,呼籲切實檢討非行少年處理機制成效不彰問題。
司法院表示,二○二○年委託臺灣大學研究後提出新版少年事件審前調查報告建議範本,已配合建置資訊系統功能於近期試辦,提升審前調查效能;另司法院今年頒佈少年事件保護管束風險管理試辦計劃,希望能預防少年再犯,並協助少年復歸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