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碳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錢立華:服務綠色發展新藍圖,應對綠色壁壘新挑戰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雷椰 廣州報道

9月28日,2024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年會在廣州成功舉行。

本次年會以“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 繪就灣區綠美新畫卷”爲主題,由廣州市綠色金融協會、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主辦,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香港綠色金融協會、澳門銀行公會、深圳市綠色金融協會、深圳綠色交易所、大灣區碳中和協會、澳門綠色低碳產業協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金融行業協會、廣州融資租賃產業聯盟、世界資源研究所、葡中工商會澳門分會承辦,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21世紀經濟報道、廣州市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碳金融中心協辦,並由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建設銀行廣州分行、興業銀行廣州分行、廣州銀行、廣州農商銀行、中誠信綠金支持。

興業碳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興業研究首席綠色金融研究員錢立華髮表了主題爲“新藍圖下綠色金融發展新挑戰與新機遇”的主題演講,她表示,新機遇方面,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正在爲我國美麗中國建設、全面綠色轉型、向碳排放雙控轉變提供有利支持;新挑戰方面,推進產品碳足跡和綠色供應鏈金融將爲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發揮重要作用。

近些年來,我國在綠色低碳相關政策與規劃不斷出臺,今年國家發佈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等多項綠色發展政策,實現這些綠色低碳的藍圖,需要金融的有利支持,同時也給我國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業務機遇。

錢立華表示,特別是,首次提出打造世界級綠色低碳產業集羣: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世界級綠色低碳產業集羣;首次提出到2030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到15萬億元左右;提出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成爲新銷售車輛的主流。這些都需要巨大的資金需求。”

實現更好的綠色低碳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今年上半年,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就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在我國綠色低碳發展新形勢下,形成了我國下一階段綠色金融發展的頂層指引。

此外,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也發佈了《關於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結合不同機構的特性,對於如何做好“五篇大文章”提出了差異化定位的要求,並對銀行支持“五篇大文章”的組織管理體系提出了建設專門部門、加大傾斜保障的要求。

錢立華在會上表示,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爲全球的核心議題,全球主要經濟體都進行了碳中和目標的承諾,綠色合作的同時,綠色產業的競爭也會加劇。比如,在歐洲綠色協議總體戰略下,歐盟委員會陸續推出了一系列針對企業和產品碳足跡等可持續指標的法規政策,並將其規則和標準全球化,將影響全球供應鏈與貿易市場的格局。

大灣區出口外向型企業聚集,與歐盟貿易關係非常緊密,以廣東省爲例,廣東省對歐盟的出口佔到年出口總額比例達到14%左右,歐盟不斷出臺的產品碳足跡等綠色領域法規與規則將對大灣區的相關行業和企業產生較大影響。

她表示,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政府部門着力推進構建我國產業綠色競爭力體系,例如在大灣區建立世界級的綠色低碳產業集羣,推進建立碳覈算以及產品碳足跡標準,形成綠色消費體系、綠色平臺建設,通過數字化賦能的方式來解決產品碳足跡的問題等等。

“我們也欣喜地看到,近一兩年時間國家相關部委在碳足跡領域出臺了很多相關的政策,也制定了相關的目標,例如提出到2027年制定出臺100個左右重點產品碳足跡覈算規則標準。到2030年,制定出臺200個左右重點產品碳足跡覈算規則標準。並採用系統推進、急用先行、開放協同的原則,優先研製重點產品碳足跡規則標準。”同時,錢立華介紹,大灣區正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碳足跡標識認證公共服務平臺、國家碳計量中心(廣東),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在碳達峰碳中和領域的數據、標準、認證等方面實現協調一致與互認。

“對於企業,建議大灣區的出口外向型企業學習與關注綠色貿易新規,加強自身以及產品碳足跡的不斷降低,逐步開展ESG相關信息披露。”錢立華建議。

“同時企業的綠色低碳轉型需要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支持。”錢立華介紹,如今,綠色金融發展已經相對比較成熟。與此同時,轉型金融也開始起步,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正在爲我國美麗中國建設、全面綠色轉型、向碳排放雙控提供有利支持;推進產品碳足跡和綠色供應鏈金融將爲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發揮重要作用。

對於金融機構,錢立華建議,大灣區的金融機構可創新綠色供應鏈金融,服務爲企業的綠色供應鏈、綠色貿易;同時與廣泛的第三方認證機構、碳覈查認證機構及整個產業鏈中的服務機構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滿足企業非融資的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