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透視/賴對中強硬的理由?

賴總統五二○就職演說,和事前宣告的溫和路線大相逕庭,北京方面認定是「臺獨自白」,三天後解放軍發動圍臺軍演,十天後中國大陸商務部宣佈中止一三四項ECFA貨品優惠關稅。賴蕭當選後,北京第一時間將之定位爲「獨上加獨」,而中共商務部在年初即已預告研擬擴大中止早收清單項目,加上過去解放軍的針對性軍演,新政府爲何在就任首日便選擇對戰?國安高層稱對彼岸的反應早有掌握,目的是取得島鏈以西的軍事主導權,將之納爲內水。這就更令人納悶,賴清德明知他的強硬會遭致臺灣巨大傷害,所爲何來?

第一種解釋是賴的個性使然。大選期間,賴就公然將臺獨界定爲臺灣主權獨立,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認爲不論是「九二共識」或兩岸一家親,都是放棄主權和民主。就職之後仍繼續以黨主席角色,指揮民進黨立院黨團對抗國會改革,甚至感謝包圍立院的民衆,被批爲「向國會宣戰」、「鬥雞總統」,此遠超過陳水扁和蔡英文等理念型臺獨的衝動。

賴清德個性頑質,任臺南市長近八個月不入議會可見一斑,雖然如此,沒有足夠的動機,是不可能主動犧牲臺海中線以西的海域作爲代價。

第二種解釋,是美國授意,目的在測試北京底線。

在地緣競爭的背景下,這個解釋有其說服力,但拜登政府外交政策的優先關注在於防止烏克蘭全面潰散,並儘速促成中東地區的和解,這兩個使命是否成功關鍵都在中共。在這情況下,美國怎麼會炮製臺海動盪,把中共推向俄國和哈瑪斯?

事實上,自前年拜習峇里島峰會到去年的舊金山峰會,美中投入大量精神,逐漸達成管控分歧的共識。中方於舊金山峰會提出「舊金山願景」,要求確認雙邊關係的本質;拜登則力求妥協,除承諾不打冷戰、不支持臺獨外,還表示不遏止中國發展,不尋求脫鉤。會後,雙方不約而同採用增信減疑一詞,描述新的戰略意圖,自此,美方對中國的政策核心,已自敵對轉爲競爭,在此理解下,中方同意重啓美中國防政策協調會談以及軍事海事協商。

除了國際政治的考慮,拜登還得面對來勢洶洶的川普,哪有心思處理兩岸危機?

賴如此強硬,最可能的理由是藉操作抗中,動員民衆翻轉雙少數執政的頹勢,確保執政。

大選期間,從廢死到政客的不雅影片,民進黨全推給中共認知作戰,選後進一步把過去收取選戰利益的芒果乾,運用到和反對黨的鬥爭上。在反對黨推動立院改革法案的爭執中,民進黨總召柯建銘稱「佔領主席臺的是習近平,彷彿在人大會場」、「拒絕青鳥不是中國是誰」?青鳥抗議民衆放出「拒絕中國干政」氣球,有人甚至主張國民黨在國會貫徹中共意旨。

將兩岸矛盾用作國內政治鬥爭的工具,其結果必然是國人心防進一步鬆動,民進黨兩岸政策的初衷,包括捍衛主權和保障民主價值,於今安在?(作者爲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講座教授兼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