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評論/水溝長樹 邁市府清淤破功?
凱米、山陀兒颱風3個月內先後侵襲,強風暴雨讓高雄成爲重災區,災後檢討一味歸因於極端氣候,但市民發現,高雄部分水溝竟長出綠樹,經研判溝底淤積至少3年,這樣的畫面令人質疑市府是否長期輕忽清淤、以致演成治水破口?
高市府先後興建25座滯洪池,提升防洪能力併兼顧生態景觀,歷來引以爲傲,不過近年遭逢極端氣候挑戰,屢次成災,滯洪池似已非用來「說嘴」的萬靈丹。
淹水原因多且複雜,除卻短延時強降雨等天候因素,排洪設施是否與時俱進、排水溝渠有無常保暢通,都是減災的必要手段。但從高市治水經費來看,韓國瑜市府每年近1300萬元的水溝清淤預算,到陳其邁市長任內剩900萬元,短少的400萬元馬上被聯想爲清淤力度不再如昔。
水溝暢通看似枝微末節,卻是城市治理基本功,幾年前市府清理鳥松區神農路大排,赫見積滿9成深污泥,還有彈簧牀、機車等「殘骸」,蔚爲驚世奇談,今年臺風接連直撲高雄,又被發現水溝竟長樹,且據Google街景推判,綠樹至少生長3年,無疑打臉市府清淤工作不到位,甚至譏諷高雄「綠化」徹底。
水溝長樹意味溝內泥沙和垃圾長期未被清理,暴露排水系統的潛在問題,高市府能否保證這類「奇景」僅是偶一,否則細處不防杜,將如同人體血管堵塞,最終排水系統癱瘓。
治水是項持久且須精細管理的工程,水溝暢通更是市民最基本的期望,細處不爲,人禍不除,執政者要再多的治水預算,都可能因爲一條條淤積長樹的水溝而破功;近日有議員發現,韓市府時期創建清淤資訊網站,公開排水狀況,清淤進度,邁市府時期網站卻悄然消逝,市府聲稱清淤工作已列爲常態,可惜無數據佐證、真相隱沒。
治水是實打實的工作,市府應透明公開所有清淤數據、排水狀況,接受市民監督,否則縱使治水防洪願景說得再動聽,終究敵不過一場大雨的無情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