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評論/墾丁「鹿衝」釀死傷 須控管鹿羣

恆春鎮和滿州交界處的佳鵝公路風吹沙路段,設有梅花鹿警示標誌。聯合報系資料照

屏東墾丁地區近年一再發生「鹿衝」事件,有騎士與突然衝出的梅花鹿擦撞摔車送醫,這類事故漸增,輕者受傷、重者致命,不排除是梅花鹿數量超過生態負載,演成人、鹿衝突,主管機關再拿不出辦法解決,不知道誰是下個倒楣鬼?

潘姓騎士27日深夜騎車返家途中突遇梅花鹿衝出,驚嚇慘摔。這類場景近年在墾丁成爲生活日常,人、鹿狹路相逢,非死即傷,2021年4月恆春船帆路有名重機騎士撞死梅花鹿,去年5月另名騎士被鹿衝撞傷重不治,隔3天「鹿衝」事件又發生,鄰里提心吊膽。

以往這類車禍,民衆能向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申請理賠,傷亡最高獲600萬元,財損500萬元。據統計,去年人、鹿車禍約13件,理賠金額破78萬元,但今年傳出公共意外責任險數度流標,今後鹿衝事故恐怕只能走國賠管道,曠日廢時。

屏東地區的梅花鹿多在墾丁龍鑾潭、水蛙窟等處出沒,昏暗中突然竄出,駕駛多半反應不及,社頂通往墾丁路段,曾一週發生3起,凸顯鹿羣管理的重要。

墾管處1984年啓動梅花鹿覆育計劃,目前數量估約2000只,已超出當地生態負載。若棲地與馬路無法有效分隔,暗夜車速快,梅花鹿出沒地又不能過度照明,鹿衝事件恐怕無以杜絕;且據屏科大研究調查,鹿羣擴散已造成火龍果等農損,危及高位珊瑚礁自然保留區生態。專家更預測,5年內梅花鹿恐擴散至東部平原或西部沿海,衝擊農業。

目前墾管處在梅花鹿出沒熱區酌設路燈,加設軟質圍網或豎立減速標誌,但終究僅治標,無以治本,如何控管鹿羣數量,在農民生存、用路安全與鹿只生態間取得平衡,纔是重中之重。

同樣也有鹿衝困擾的彰化縣政府已啓動排遺調查計劃,採集鹿只糞便作DNA定序比對,若保育類則啓動保育機制、設法圍堵,減少與人類接觸,如果是經濟動物則找畜牧場安置,以避免鹿羣過度繁衍,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或可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