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一瓶21萬…病團盼癌藥基金快上路

新藥新科技研發快速,提升癌友存活率,但根據調查,近7成癌症病友必須自掏腰包,才能使用符合國際治療指引的用藥。臺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癌症負擔程度,臺灣排名前20名,亟須健保制度以外的癌症新藥基金挹注,提升癌友存活率與生活品質。

一位在臺灣癌症基金會服務的乳癌病友,大學時期因樂團與男友相戀,畢業後結婚步入禮堂,幸福生活卻因女方罹癌戛然而止,歷經2年不斷復發、轉移,逐漸對健保給付藥品產生抗藥性,一瓶要價21萬元的自費新藥成爲最後希望,夫妻二人思考,「要放棄什麼才能繼續治療?」另一位癌友和陪伴10餘年形同家人的寵物犬同時罹病,爲陪伴愛犬走向生命的盡頭,決定自費用藥續命。

蔡麗娟指出,即時且適當的治療,對癌友與家屬來說相當重要,臺灣癌症基金會倡議成立「癌症新藥基金」,以病人爲中心理念,減輕癌症家庭負擔,不再因高額自費而失去對生命的期待;新藥突破,讓癌症治療慢性病化,提升病友存活率,但需要癌症新藥基金與健保合作,才能讓每位癌友都取得有效的治療。

癌藥基金面臨財源、法源問題,距基金設立還差最後一哩路。臺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表示,臺灣癌症基金會2019年起投入癌症新藥基金政策研究,歷經6年努力,執行2次臺灣首見、逾千人以上規模癌友家庭大調查,訪談逾40名專家、舉辦議題工作坊,倡議行動才獲得跨黨派支持,成爲政府健康臺灣推動方針之一。

臺灣癌症基金會8月起在高雄市、臺北市舉辦「『可不可以,不放棄?』臺灣癌症新藥基金TmCDF貨櫃主題展」,張文震表示,該展覽集結基金會服務的病友故事,尤其是罹病過程中,因自費費用高昂「不得不放棄」的遺憾,藉由故事發聲,希望每位癌友、民衆享有平等的醫療權益,「盼全民一同爲成立癌藥基金集氣,讓癌友不再抱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