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合作意願仍存 誰能成全大局
藍白合都談不攏,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右)和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左)最後還要鴻海創辦人郭臺銘(中)當公親,促成侯柯郭三人的在野整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總統大選登記明天就要截止,國民黨、民衆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與柯文哲仍在民調統計誤差糾纏。從國民黨初選至今,耗時大半年的在野整合,已到最後關頭。鴻海創辦人郭臺銘昨在關鍵時刻釋出三方聯絡記錄,從三人聯絡過程來看,仍有合作意願,就看臨門一腳能否有所退讓,成全大局。
參選登記之前,堪稱總統大選上半場。這段期間,在野整合圍繞着「誠信」二字。其中,郭臺銘、侯友宜在國民黨內提名之後,就因誠信分道揚鑣,也造成黨內士氣低迷,兩人選情也都受創。
到了藍白整合階段,柯文哲、侯友宜進入深水區時卡關,對於如何選出正副總統最強組合,兩陣營各有堅持,也歷經波折,直到大選登記截止前兩天還在爭執不休,問題癥結仍在誠信。
細數藍白協商過程,從十月十四日,藍營主張開放式民主初選對案,到願意協調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案;接受「侯柯配」和「柯侯配」,但兩人一定要在同張選票上;提出全民調、民主初選各百分之五十的折衷公平方案;願意政黨協商,不再堅持舊有方式;同意國民黨所提日本或德國模式兩方案繼續協商;這段期間,侯友宜至少做出七次退讓。
但柯文哲自始至終都堅持全民調,唯一承諾在統計誤差範圍內贏了也願讓。藍白後來在前總統馬英九見證下,一度成功簽署六項協議,最後卻因民調解讀分歧,再僵持至今。
柯文哲雖認爲自己民調較高,對於民調「讓分」心有不甘,支持者也認爲不能再讓,但柯真的讓了嗎?其實是國民黨先退讓了一步,同意不計算政黨實力,與柯比民調;柯在此前提下同意民調在統計誤差範圍內禮讓侯,藍白共同簽下共識協議,政治承諾不該譭棄,否則領導人若不誠信,何以治國?
在野陣營都有「政黨輪替、下架民進黨」的共同目標,就該合力共同打好大選下半場。從昨天郭臺銘拋出的聯絡紀錄,也可見三方願促「藍白郭」合作,在野更該把握登記截止前的最後契機。「低頭便見水中天」、「退後原來是向前」,與其爭當英雄,誰能退讓,促成合作,相信更能有助勝選並令支持者感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