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古溪重見天日 考驗臺南市府決心
掀蓋整治後的雲林溪,清澈美麗,生態迴流,打造雲林最美麗的斗六水岸之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臺南舊城區聚落沿着溪流而建,早年寫照「我家門前有小河」,隨着都市化,家門前後能有小河是奢望,溪流名稱更彷彿是追思名詞。外縣市已有打開河川變身觀光客必訪景點,府城以古城人文自居,若河川不見天日,臺南400年曆史難窺全貌。
舊城區溪流沿線有如臺南的開發史,福安坑周邊就坐擁孔廟、臺灣文學館、南美館、司法博物館、浸信會、愛國婦人館等豐富文化資產,兼具歷史、景觀、生態、觀光、環境教育等多元價值,更有無數靠溪流而居,爲生活拼鬥的故事,就待選擇適當河段來呈現。
雲林打掉停車場,呈現雲林溪律案廊道風貌去年完工,爲溪流開蓋的成功案例,臺中柳川、綠川的整治與景觀改善,也都成爲觀光客必到景點;臺南雖有竹溪整治及景觀改造,卻仍是針對露天溪,要讓消失河川掀蓋、喚起歷史記憶,腳步慢了點。
南市都發局長徐中強則認爲並不是全面開蓋就是好的,會辦理多場討論會、工作坊收納意見,然後結合跨界意見做整合型提案,未來也促進居民參與,增進對於古河道價值的認同感;然而,古溪開蓋非一蹴可及,但民衆期盼卻是迫切的,不希望有第1步卻無第2步,也考驗市府團隊的決心與毅力,不能只做半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