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高鐵甜甜價 小心公共運輸陷三輸

臺鐵喊漲有譜,高鐵若不同步漲價,將吸走更多旅客。(本報資料照片)

民衆消費習慣改變,寧可花更多錢選擇快速、可靠的高鐵運輸,加上臺鐵近年幾次重大意外、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客運等因素,短、中、長途旅客已全被高鐵吃下,如今臺鐵喊漲有譜,高鐵若不同步漲價,將吸走更多旅客,屆時不只把臺鐵、客運全揍趴在地,連帶高鐵的服務品質也會受挑戰,公共運輸市場將陷入一團混亂。

沒有人願意揹負漲價的罪名,高鐵票價與基本費率早已脫鉤,維持在17年前的甜甜價,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說高鐵去年盈餘多,言下似不支持高鐵漲價。檢視實際數據,2023年高鐵營收和運量都創歷史新高,獲利卻沒有超越疫情前,代表背後各項成本都在上升,票價不漲不利於永續經營。

百年老店臺鐵硬體設施追不上高鐵,故障、延誤是家常便飯,又經歷普悠瑪號、太魯閣號事故,短期內難挽回旅客信心。客運雖然有便宜的優勢,但乘車時間久、班表不如鐵路密集,加上疫情期間自小客車數量大增,客運運量遠不及疫前水準。

運輸業紛紛喊漲,客運還能得到政府補助,臺鐵漲價則難再擋,必須讓凍漲28年的票價回到正軌,交通部已證實臺鐵公司在檢討中。而所有公共運輸市場是連動的,若客運與臺鐵漲價,政府卻不準高鐵調漲,會讓更多旅客倒向CP值相對高的高鐵,去年中秋節連假收假高鐵站被塞爆的場景可能成爲常態。

健全的運輸市場,應是由高鐵負責長途、臺鐵負責區域、客運負責短途,如今平衡已被破壞,再不設法挽回,不只臺鐵與客運營運惡化,過量的旅客也將挑戰高鐵是否能維持服務水準,變成三輸的局面。不肯當漲價的罪人,那搞砸公共運輸的鍋,有誰背得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