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剪影-阿里巴巴 蟄伏避風暴 仍難以全身而退

圖/路透、中新社

作爲大陸最大網路平臺企業,阿里巴巴在這波海嘯級的網企整頓行動中,被視爲整起事件中的導火點,也是「殺一儆百」裡面的「一」。

阿里經歷天價罰款以及螞蟻估值重挫,但其多元業務仍與各項監管環節中緊扣,如何在風波中將自我身影縮至最小,考驗着網路巨人的智慧。

大陸此次網企監管整改牽連範圍廣泛,各部門傾巢而出,以反壟斷、金融穩定、數據審查等措施,重擊電商、金融科技、共享交通、外送等網路服務業。

螞蟻集團在2020年底的高調上市計劃受挫,被視爲「打開潘朵拉魔盒」,從此掀開大陸政府強力監管的序幕,自那時起官方加大對螞蟻、阿里的懲處,並大力在網路產業中進行整頓。

喊停螞蟻集團上市後,大陸官方有意祭出標誌性懲處以立威,於是在2020年底12月對阿里巴巴進行反壟斷調查,但首先遭到反壟斷懲罰的卻是另一家比阿里更晚被調查的電商唯品會,反映出監管方小試水溫的態度。而在經歷5個月的調查後,市場監管總局終於向阿里開出史上規模最大的反壟斷罰單,罰款達到天價的人民幣(下同)182.28億元。

收到天價罰單後的阿里巴巴進入蟄伏狀態,不再高調追求擴張,並且選擇將多數資源用來補助商家,降低商家進入電商門檻、減低營運成本等,也在新的財年之中爲此規劃部署逾10億元的預算。

自那時起,阿里巴巴逐漸淡出主要監管整頓新聞中,官方目標轉向其他網路巨頭,例如滴滴在股市上衍生出的風波更勝於螞蟻,市場也盛傳美團收到罰款的裁罰比例恐更甚於阿里,而阿里老對手騰訊的多項業務也陸續被監管層盯上。

不過阿里巴巴此前部署業務生態太過廣泛,如近期監管層加大對外送行業、外送員規範,不僅影響美團,也衝擊阿里旗下餓了麼等業務。對快速發展的社區團購新戰場,官方雖正緊盯,但包括阿里在內的各方資本並不敢放鬆投入力道。

阿里雖是這波監管事件的導火線,但已有逐漸脫離暴風圈中心的跡象,不過預計仍將難以全身而退,外界將關注其應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