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醫護不敢打AZ 臺灣人出不去

臺灣首批2019冠狀病毒疾病 COVID-19 牛津AZ 疫苗22日起在全臺家五十八家醫院開打,由醫護人員率先施打。(顏謙隆攝)

我自COVAX獲配的19.92萬劑AZ新冠疫苗,原訂2月到貨,遲至昨天才抵臺,且比首批AZ效期更短。合計國內31.6萬劑AZ,但醫護開打2周打不到15%,想要2個月內打完,難如登天;後續還將有1千萬劑AZ疫苗要來,指揮中心必須主動證明其安全,並加快開放接種對象,否則將浪費疫苗,拖延臺灣開放邊境腳步

醫護是臺灣第一順位接種對象,爲何接種意願這麼低?顯然指揮中心對於國際頻頻發生血栓事件,拿不出「科學證據」,光憑一句「黃種人血栓機率低」,無法服人

有感染科醫師表示,AZ有7成保護力,也有輕微不良反應,對醫護來說都不是問題;但血栓風險已有各國拿出實證資料,國內卻不討論風險甚至否定風險,只是要醫護快打,纔會連最理解醫療風險的醫護人員都不放心。

歐盟已經着手規畫疫苗護照,約5、6月就會成行,而AZ保存條件門檻低,獲得國際認證,更是臺灣買最多的品牌,未來臺灣民衆要走出去,就要提高接種數量

疾管局長蘇益仁此前示警,臺灣已是打疫苗最晚的國家之一,如果施打速度又這麼慢,對未來邊境開放、國際往來很不利;若等國外6、7月打得差不多,開始解封時,臺灣纔要打,屆時不僅浪費現有疫苗,若後續1千萬劑AZ疫苗也進來,恐怕會塞爆醫療院所

正如蘇前局長所說,打疫苗可以預防感染,就算打了疫苗之後真的被感染,症狀也會很輕微;更重要的是,施打疫苗是未來國際交流的重要指標外國人可以進來,臺灣人可以出去,商務旅遊都很需要疫苗來幫助解封。

指揮中心應加速接種計劃,有多少就儘快打完,以免後來措手不及;另外主動評估接種風險、清楚論述,讓醫護人員信任,打氣纔會有起色;並正視國外因應疫苗的各項措施與做法,才能解決國內對AZ疫苗遲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