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熱捧 數位帳戶大爆發
圖/業者提供
國銀數位帳戶前九大
有別於到實體銀行開戶,網路世代的年輕族羣習慣線上解決生活大小事,加上2020年疫情爆發後,更推升線上投資、消費需求,國銀數位存款帳戶數大爆發,加上各銀行推出高利率優勢,數位帳戶已成爲年輕族羣開戶首選,至去年第四季底,全體銀行數已達2,446.3萬餘戶,幾乎是每個國人都至少有一個數位帳戶。
觀察國銀數位帳戶,目前市場上36家國銀(含三家純網銀)皆有開辦數位帳戶。而自疫情前2019年第四季底僅33.8萬戶,成長至2024第四季底的2,446.3萬餘戶,主要關鍵就是疫情推波助瀾,使數位帳戶快速興起,疫情不僅推升金融科技發展,也讓民衆使用習慣轉變,加上三家純網銀陸續開業,使數位帳戶加速成長。
以現今對比疫情時代前,客戶在網路、行動銀行的帳務交易量,都已有翻倍成長,顯示客戶的金融使用習慣已徹底轉變,尤其,熟悉網路生態的年輕族羣,幾乎可說是「回不去」。
另一關鍵是數位帳戶更成爲民衆理財新選擇,提供獨立APP,將銀行業務數位化,除在線上辦理一般業務,還能線上申購金融商品等;而大多數數位帳戶爲吸引民衆開戶,也提供比一般定存高的年利率,有不少人開戶賺點利息,或把數位帳戶當成資金靈活運用的工具。
而根據金管會統計,至去年第四季底,最多數位帳戶的國銀,仍由臺新銀行奪冠,其Richart用戶已高達429萬戶,爲當今唯一破400萬大關業者;其次是國泰世華銀的283萬戶、而純網銀LINE Bank(連線銀行)擠進第三,累計已達201萬用戶。
而超過百萬戶的銀行則有九家,除前三名外,還包括一銀的iLEO的191.2萬戶、永豐銀大戶DAWHO的190.2萬戶、中信銀My Way的127.5萬戶、玉山銀112.1萬戶、華銀SnY的102.2萬戶、北富銀101.6萬戶。
不過,隨着高度成長期之後,近幾季數位帳戶似乎陷入停滯,進入飽和階段。觀察金管會統計,國內數位帳戶雖逼近2,500萬戶大關,但年增幅從過去最高6成,如今下降至24.3%,增幅創統計以來最低,且去年第四季僅上升4.2%,已不像過去每季動輒50%的增幅。
金管會分析,就近年趨勢觀察,成長率趨緩原因有二,一是目前數位存款的開戶數逐漸飽和,等於是想開戶都開完了,且銀行行銷推廣活動與優惠也減少,對客戶開立數位存款的誘因減少;二是過去因成長快速,基期高、分母隨之變大,因此成長出現趨緩。
不過,數位帳戶仍是未來主力趨勢,爲加速數位帳戶成長,金管會去年開放臺銀申請試辦,在開立數位帳戶時可一併申請扣繳就學貸款,試辦期約半年,若試辦順利,日後有望全面開放各銀行都適用。
而對於客戶而言,開立數位帳戶誘因仍是逐利率而居,且年輕人「敢衝敢存」的投資性格,只要有優勢利率,不少人都願意一指線上開戶,而各家銀行近年開始將外幣納入數位帳戶裡,不只提供外幣定存加碼,常連活存利率都高於一般帳戶,成爲小資族進軍外幣領域的敲門磚,未來也將是吸引民衆開戶的關鍵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