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市場淪「蚊創市集」 桃市府:過去定位錯誤

桃園中壢新明市場2樓文創市集去年6月才活化,如今卻10攤剩2攤,挨諷是「蚊創市集」。(蔡依珍攝)

桃園中壢新明市場2樓文創市集去年6月才活化,如今卻10攤剩2攤,挨諷是「蚊創市集」,經發局長張誠坦言,依民衆消費習慣不會特地往2樓走,且該地點不適合發展文創,宛如把博物館開在市場內,一開始就定位錯誤,再多促銷也無用,將全面重新檢討活化。

議員謝美英說,有32年曆史的「新明公有零售市場」,去年6月將2樓空間結合原有的風水算命、服飾、雜貨等攤商,以「青銀共市」文創市集型態,招攬咖啡、烘焙及手作等10家文創店家,風光開幕營運,豈料半年過去,10攤淪落到剩下2攤,全因沒客人,業者血本無歸而退攤。

張誠直言,把美食放1樓、文創放2樓的設計有問題,依民衆消費習慣,不會特地走到2樓,且該區位不適合發展文創,就像把博物館開在市場中間一樣,定位錯誤,市府有強化標示、舉辦體驗活動等,但再多行銷招攬活動也是曇花一現,強調文創要看商機,將全面檢討場域,預計3月底前提出配套。

「文創不要變蚊創,浪費公帑要及時止血!」謝美英說,定位錯誤就應該要立刻調整,不要爲了消化已編列的經費一錯再錯,也呼籲要一次到位,若只是試試看的心態,錢花了還是沒效果,給攤商希望又讓攤商失望。她也直言,文創沒有比較高尚,不要一窩蜂跟風,應站在業者角度思考創造業者、地方和市府三贏。

副市長蘇俊賓也認同定位是關鍵,全臺有許多老舊市場活化成功案例,會再檢討改進活化,增加場地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