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雪糕刺客」,沒人罵

作者/章魚

編輯/閆如意

2022年夏天,便利店冰櫃裡60元一根的鐘薛高,讓「雪糕刺客」無處遁形。

過去的2年裡,網友對天價雪糕和冰淇淋的聲討從未停歇。

終於,冰淇淋重回5元時代。手刃刺客的網友喜大普奔,在全網宣告“背刺的消亡”。

然而,迴歸現實生活,依然有大批中產在高奢商場的一樓排隊。

斥資59元,只買一個冰淇淋球。

那些吸引中產們的冰淇淋們,有一個極富意式風情的名字:

Gelato。

每個初次看到Gelato的人都會好奇:這個詞到底怎麼念?

然後在翻譯軟件的幫助下發現,它的發音不是ge là to(格拉淘) ,而是jie là to(吉拉淘)。

高昂的定價,意大利的出身,優雅又拗口的發音......關於Gelato的每個細節都在向人們宣告:

Gelato,冰淇淋界「愛馬仕」。

月薪幾萬,能實現Gelato自由?

一個冰淇淋球,50多塊。

一份分享裝的Gelato,定價高達498元。

每個初次接觸Gelato的人,都會對着它的價錢倒吸一口涼氣。

但這只是冰淇淋球的價格。

如果想把冰淇淋球放在脆筒上,部分店鋪還會加收10元。

以北京爲例,多數Gelato單球的定價在25-59元之間,雙球的價格會略顯優惠。

年近30的同事凱斯和他的00後女友汽水,就是忠實的Gelato 信徒。

根據他們的觀察,在北京但凡是超過5層的商場必有一家Gelato。這些冰淇淋最大的不同其實不是口味,而是價格。

通州的Gelato單球一般都在36元左右,52塊即可拿下雙球;

到了朝陽,單球的價格通常集中在48元左右,雙球多在66塊上下;

但倘若你身處國貿、王府井和三里屯,買到單球很可能要花59塊,雙球集則需80上下......

無論在什麼地段,凱斯都沒見過只買一個單球的顧客。

就連網友@Chichi 在社交媒體抱怨月薪1萬吃不起Gelato 的時候,照片裡的冰淇淋也是雙數。

〓 圖源:小紅書用戶@Chichi

看多了Gelato的價目表,不難發現它的定價規律是道數學題,基本遵循以下公式:

雙球價格=單球價格x2-20。

可別小瞧數學公式,這裡面充滿了人性弱點。

雙球比單球便宜的那20塊,足以硬控中產30秒。是的,中產永遠無法拒絕再加半顆球的錢,就能品嚐到兩種口味的豐富體驗。

優惠的20塊,只是給了中產一個買雙球的藉口。

順便把客單價拔高了一半。

貴賤自有它的相對論。60塊買到鍾薛高無疑是一種背刺,但59能買到Gelato雙球就很划算。

想要把手伸進中產的錢包,必須提供些其他服務,比如:情緒價值。

越是夏天,人類就越無法對排列整齊的冰淇淋視而不見。更何況是它們的頂端還灑滿了巧克力豆、堅果碎、餅乾塊,以及顏色鮮豔的各色果醬。

只要路過Gelato,就很容易被這豐富的色彩吸引。每一種口味都在告訴路人:

一切不能穿在身上的顏色,都可以吃進嘴裡。

最要緊的是,Gelato的每種口味都可以免費試吃。

雖說是冰淇淋界的愛馬仕,但Gelato的多數店員都沒有奢侈品櫃姐的傲慢。

只要顧客好奇的口味,哪怕反覆試吃對比,他們也不會翻半個白眼。

〓 圖源:小紅書用戶@haoluohaoluo

也許正因如此,一到週末,Gelato的櫃檯前總有人排隊。

只要開始試吃,多數人都會選擇購買。

倘若你對着20幾種口味的Gelato精挑細選,把每種都嚐遍以後,腦子裡的問題已經悄然發生了轉換:

從“要不要買”, 變成“買哪一個”。

誰也不知道這兩套邏輯是如何完成切換的,但它就是悄然完成了無感換擋。

只要吃過Gelato,中產的人生就定型了。

這種定型不是說他們不會再吃2塊錢的甜筒,而是他們的味蕾和腦海中都植入了Gelato的身影。

往後的很多年裡,中產只要路過Gelato,就會回頭。

不止是因爲它好吃,還因爲Gelato符合中產的健康觀念。

無論Gelato算不算健康飲食,它的配料表多多少少都流露出一些健康冰淇淋的意思。

多數Gelato的選料會包含時令水果、天然堅果、奶和蛋等優質食材,外加奶油和糖,製作過程中一般不會加水,只依賴食材本身的含水量。

與美式冰淇淋(ice cream)相比,Gelato的脂肪含量較低,通常在4%到8%之間。

這把中產吃Gelato的負罪感降到了最低。

到這一步,Gelato已經不只是冰淇淋那麼簡單。

它更像是成年人充滿剋制的尋常生活中,偶然降臨的放縱。

身邊的Gelato,怎麼越來越多?

一到夏天,總能在朋友圈看到Gelato的身影。

作爲冰淇淋界的愛馬仕,大多數Gelato都選擇開在中高端商場的一樓。

作爲消費者,吃Gelato的第一步就是打開手機。

稍一遲疑,它就流得滿手都是。

同事張姐第一次去香港的時候,被15塊錢的礦泉水驚到瞳孔地震。

出於嘴饞和性價比的雙重考量,她在商場買了一份Gelato。

低頭回工作羣消息的間隙,原本漂亮的Gelato就已經融化到矮了半截。

也許是化得太快,張姐對在香港吃到的Gelato沒有一點印象,但Gelato教會她的道理卻十分明確:

“凡是貴的,都是難伺候的”。

在北京,如果你選擇週末在商場散步,很容易遇到手拿Gelato逛街的女孩。

有些Gelato店鋪會提供座位,但大多數消費者還是會選擇邊走邊吃。

很少有人走進一家商場,只是爲了買一杯Gelato。

開車路過,買完就走,那是手抓餅、烤冷麪和烤紅薯的待遇。

一場值得Gelato的出行,重頭戲還在商場或街區本身。

在北京往朋友圈發Venchi,大概率是去了三里屯;

品嚐B&C的Gelato,那是逛了西單大悅城;

打卡didilato,則是北漂週末重生之體驗衚衕串子的一天.......

打開社交媒體,甚至能發現《北京 Gelato Citywalk》地圖。

Gelato的店面更像是逛街的配套產品,City walk特色街區的打卡標誌物。

只要留心,你總能從對方吃的Gelato裡,推斷出他的行動軌跡和活躍範圍。

Gelato,已然成爲另一種GPS。

吃Gelato,則像極了快閃版的武漢過早。

可以說,Gelato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爲一種商圈衍生品。更誇張的說法是:

Gelato正在成爲一種社交地標,和所處的商圈深度綁定。

作爲一種貴价冰淇淋,Gelato內部也有鄙視鏈。

在不同的街區,也代表着不同的身價。

比如開在北京國貿和三里屯的Venchi,就是被稱爲「Gelato界愛馬仕」的意大利百年品牌。

北京的多家知名Gelato品牌的門店,還被評爲冰淇淋銷量冠軍。

數據顯示,26歲至45歲的80、90後女性用戶是Gelato的主力消費羣體,佔比達70%。

Gelato的每個特質都是爲她們量身定製的甜蜜獎賞。

看似昂貴,實則控制在百元之內。

在高端商圈逛大半天,總花費不到一百,就能營造一種和城區深度交互的感覺,和喜歡的人分享不同口味的冰淇淋球,誰不說一句真香呢?

當然對中產來說,Gelato到底要賣多少錢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於:

大家需要買點高端的東西犒勞自己。

鍾薛高雖然還在垂死掙扎,但Gelato的繁榮告訴我們:

只要衍生的價值夠多,總有人會爲貴价甜品買單。

Gelato,不是冰淇淋「刺客」?

Gelato明明貴得獨樹一幟,卻可以開到縣城。而且在大城市成爲網紅後,這種下沉多少帶着“臨幸”的意味。

不僅輻射本縣的消費者,還吸引周邊縣城居民打卡。

“小縣城的Gelato“甚至成爲某種互聯網景觀,約等於流量密碼。

發展到這一步,Gelato已經成爲人們追逐、奔赴並打卡的新網紅。

越來越多茶飲品牌也開始在“意式冰淇淋”的賽道發力。

喜茶開闢了Gelato產品線,單球只賣15元,雙球標價25元,不到多數老牌Gelato定價的一半。

雀巢也在中國市場引入高端Gelato“安緹亞朵”。

並憑藉靚麗的黃色裝修和帥氣的國外店員,在互聯網打出了知名度。

中國郵政推出的Gelato品牌,在廣東開設了“Post Gelato”。

其店面裝飾像極了郵政主題樂園。

據界面新聞報道,Gelato“設備製造商2023年一個月的營業額,相當於往年一整年的”。

“無論訂哪家的冰淇淋機,都得一個月後才能拿到機器”。

Gelato成爲貴价甜品新賽道。

銷售渠道也從線下拓展到了線上。

打開社交媒體,總能看到有人在線上挖球,挖出來的各色冰淇淋被填在一個巨大的冰淇淋盒子裡,供人線上選購。

這邊Gelato爆火,那邊鍾薛高折戟沉沙,哈根達斯深陷中年危機,茅臺冰淇淋被炒出250元的天價後,也迅速進入衰退期。

最新的熱搜是:茅臺冰淇淋買一送一無人問津。

在過去的兩個夏天裡,比起動輒幾十塊的冰淇淋,多數消費者顯然更加青睞蜜雪冰城的甜筒和麥當勞的第二支半價。

雖然冰淇淋和雪糕的唯一區別就在於空氣含量,但卻沒有人把Gelato歸爲刺客。

也沒有中產,會把Gelato和雪糕混爲一談。

遙想2022年的那個夏天,從人們對“雪糕刺客”的定義是“看似平平無奇,但結賬時價格異常高昂”,就能看出問題從不出在貴上,核心在於:

是否值得。

不同於其他貴价冰淇淋,Gelato是一種儀式感、社交感很強的消費,幾乎可以成爲中產精緻生活的切面之一。

對中產來說,Gelato更像是百元奢侈品。

購買Gelato,是一場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消費。在那個僅有80克的冰淇淋小球上寄生着一種中產想象,最終被等同於中產生活本身。

在成爲中產之前,疲於奔命的打工人們對夏日週末的完美想象,也不外乎是在商場吹着強冷的空調,用精品店的毛絨玩具撫平身上的班味。

一件件試過那些標價上千的衣服,想象財務自由以後全款拿下的快樂。

去最新流行的網紅Gelato店拍照打卡,趕在冰淇淋融化之前發在社交軟件。

如此逛街一下午,翻看自己的支付記錄時心滿意足:

因爲總消費不到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