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農陸高林採棉記

當那臺龐大的採棉機終於駛入棉田,新疆棉農陸高林懸了半個多月的心終於落實。

採棉機每小時採收20畝,是人工效率的百倍。陸高林的960畝棉花,在種下180余天後,3天完成採收。

採棉機在陸高林家的棉田裡採收。(新華社記者胡虎虎 攝)

來自中國棉花協會的數據顯示,作爲我國最大的產棉區,新疆今年棉花種植面積3718萬畝,2020年產量約佔全國九成、世界二成。10月中上旬通常是北疆棉花采收最旺的時節,但今年受冷空氣影響,陸高林所在的沙灣市採棉時間比往年推遲了十多天,與南疆的採棉時間部分重疊。

今年,棉花價格達到近年最高點,這對陸高林等廣大新疆棉農來說是個大好消息,但特殊的天氣變化打亂了以往新疆採棉“先北後南”順序,採棉機一時間炙手可熱。爲了這臺大型機器,陸高林焦慮日復一日。

新疆沙灣市棉農陸高林在打電話聯繫採棉機老闆。(新華社記者胡虎虎 攝)

剛入10月時,陸高林像過去一樣,想通過電話提前預訂一臺機器上門採收,卻發現困難異常。他每天打二三十個電話聯繫採棉機,“90後”兒子陸德文也不斷通過微信羣尋找願意接單的採棉機。

10月21日,轉機出現。經過多方打聽,陸高林得知有臺機器正在附近作業。父子倆直接開車30公里來到機器作業的地頭,守在機器旁,整整一個晝夜過後,父子倆終於將採棉機“護送”進自家棉田。

雨過天晴,陸高林(右)與兒子陸德文商量採棉安排。(新華社記者胡虎虎 攝)

持續近一個月的波折,讓陸德文暗下決心,明年要聯合身邊其他種棉戶,像當地很多合作社一樣購入一臺世界先進的打包式採棉機。“不僅能方便自己,還可以靠採棉掙錢,增加收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農村機械化發展中心數據顯示,2021年新疆新增採棉機近千臺,增速創歷年之最,總保有量近7000臺。

機械化率快速提升的背後,是新疆棉花生產規模化進程的大提速。10多年前,沙灣棉農開始嘗試“化零爲整”,發展集約化農場,棉田規模化大門由此打開。目前,沙灣市所處的北疆,9成以上棉田實現機械化採收。

這是新疆沙灣市的一處棉田。(新華社記者胡虎虎 攝)

棉花是新疆最重要的農作物,近一半農民從事棉花生產。在南疆,這種不畏乾旱和鹽鹼的作物,是當地人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記者李志浩、胡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