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丨世界眼中的中國經濟創“新”力

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 題:世界眼中的中國經濟創“新”力

新華社記者潘潔、任軍

“創新是中國成爲偉大國家的關鍵因素”“中國是西方企業的研發實驗室”“中國正從模仿走向超越”……近段時間,創新成爲不少海外媒體討論中國經濟的熱詞。

中國經濟的創新動能,從經濟“半年報”的數據上可見一斑。

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爲15.8%,比一季度提高0.6個百分點;集成電路、服務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等智能綠色新產品表現亮眼,產量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中國的高技術製造業已經出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塔斯社報道稱,高科技領域的發展正是經濟質量水平得到提升的最直觀體現。

彭博社分析預測,中國高科技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將從2018年的11%增至2026年的19%,加上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這一比例到2026年將擴大至23%。

“三十年來中國從最初只能做初級製造到如今有着世界領先的製造工藝,令我深受震撼。”蘋果公司首席運營官傑夫·威廉姆斯日前到訪深圳,看到曾經需要人工操作的生產線現在變成“無人工廠”、自動導引車和移動機器人搬運物料時,他發出這樣的感慨。

走過中國十餘個省份的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埃裡克·索爾海姆說,一個個鮮活案例讓他看到一場由數字化、智能化驅動的產業升級正在發生。“中國不留戀過去的成功,而是放眼未來,不斷髮展生產力以造福人民。這將是中國在本世紀獲得成功的關鍵。”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中國規劃了未來五年的重大改革,科技創新是其長期願景的關鍵。”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刊文指出。

羅馬尼亞翻譯家伊萬·布杜拉對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印象深刻。他認爲,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十分富有遠見。“中國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和教育事業,這種重視不僅有助於國家的長遠發展,也爲全球提供了寶貴經驗。”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中國的努力已經在逐漸顯效、惠及全球。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最新上線的《2024自然指數-中國》顯示,在自然指數數據庫去年擴展後,中國在排名中仍位居第一。

“隨着高科技力量的崛起,中國已擺脫追趕者形象,以一飛沖天之勢迅速成長,對標尖端技術的龍頭。”韓國《中央日報》網站刊文如是評價。

中國的創新實力,吸引不少跨國公司在華加碼投資研發中心。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2年至2021年,中國規模以上外商投資工業企業研發人員的全時當量從59.5萬人年增加到71.6萬人年;中國規模以上外商投資工業企業研發經費從1763.6億元增加到3377.4億元,增長了91.5%。

英國《經濟學人》週刊網站日前刊文指出,中國作爲世界研發實驗室的作用正日益增強。西方在中國的研發中心已經成爲創新的搖籃,其成果應用在全球各地銷售的產品上。

在不少海外經濟學家、投資人看來,中國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完善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大量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力,使得中國從產品研發到生產的優勢明顯高於其他國家。

“在應用領域,中國市場是世界最大的試驗田。”恆生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認爲,中國市場規模和產業鏈的優勢將長期存在,中國的供應鏈和創新能力只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加強。

投資機構淡馬錫中國區主席吳亦兵告訴記者,中國企業已經越來越往產業鏈價值鏈的上游發展,不僅擁有世界一流的製造生產效率,更在許多新興領域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研發創新能力的比較優勢正在持續顯現。“持續深化改革將爲中國經濟創新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他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