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抗病毒藥助長病毒變異?公衛學者給政府這建言
2022年,第一批新冠肺炎口服抗病毒藥物清晨由長榮航空自美國運抵桃園機場,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存放在貨盤的一個角落。本報資料照片
外媒報導,一篇登上國際頂尖期刊「自然(Nature)」的最新研究顯示,新冠肺炎口服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恐導致新冠病毒突變,加速病毒演化爲新變種病毒。國內專家表示,新冠抗病毒藥物、單株抗體因其作用機轉不同,確實容易造成病毒突變,建議政府落實病毒監測,滾動式調整新冠藥物政策。
臺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表示,抗病毒藥物作用機轉與疫苗不同,使用一段時間後,體內殘存病毒確實可能產生抗藥性、出現新的變異點,系造成用藥無效的主要原因。除了抗病毒藥物,單株抗體過去也曾遇到類似情況。尤其近期變異株進入EG.5、BA.2.86亞變異株,變異率更高,若抗病毒藥物、單株抗體無法準確針對突變位點,就可能造成新的變異點產生。
陳秀熙表示,新冠肺炎自Omicron變異株時代後,幾乎是以每一至二個月一次的頻率變種,例如六、七月變種病毒以EG.5爲主,至九月份則變爲BA.2.86。病毒不斷在突變,導致傳播力愈趨強勁,免疫逃脫也愈強,曾經染疫、接種疫苗的民衆,均有機會再次感染,所幸目前的變異株威脅程度較過去相比,臨牀症狀不如過去嚴重。
「疫苗施打要造成變毒變異時間則較長。」陳秀熙表示,比起抗病毒藥物、單株抗體,疫苗施打較不易造成病毒變異。建議政府防疫政策上抗病毒藥物、單株抗體一次購買數量不要太多,否則一旦病毒發生變異,藥物恐面臨報廢。應透過更精準、頻繁的病毒監測,滾動式調整藥物政策,若有新型抗病毒藥物研發再行購買,才能精準防疫。
英國衛報報導,莫納皮拉韋是全球第一個抗新冠病毒口服藥物,其運作機轉系藉錯誤突變消滅病毒,但研究發現,服藥後病毒有機會從突變中存活,進而產生變體、傳染他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Molnupiravir發展出更危險的新冠病毒變體,但科學家表示,突變會增加病毒在自然環境下的遺傳多樣性,從而提供更多可能演化。
除莫納皮拉韋外,國際上還有另一款抗病毒藥物「倍拉維(Paxlovid)」。上述研究發現,多數「使用莫納皮拉韋爲主」的國家,諸如英國、澳洲、美國和日本,病患身上產生的新冠病毒特徵突變更爲常見。我國口服抗病毒藥物適用情況,目前是倍拉維多於莫納皮拉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