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變異株KP.2在我國流行情況如何?張文宏解讀

新京報訊 據華山感染官微消息,從全球範圍來看,一種被命名爲KP.2的新冠變異株正在蔓延。2月以來,由於KP.2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佔比增長較快,世界衛生組織於5月3日將KP.2列入“需要監測的變異株”。

據國家疾控局昨日(14日)發佈的新冠病毒KP.2變異株相關情況,截至5月12日,在我國本土病例中共監測到25條KP.2序列。每週報告的本土序列中KP.2佔比在0.05%~0.30%之間,處於極低水平。

國家疾控局表示,我國現階段的主要流行株構成比排在前三位的爲JN.1、JN.1.16和JN.1.4,3月11日首次從廣東本土病例中監測到KP.2變異株。

Q1 什麼是KP.2變異株?

KP.2是新冠病毒奧密克戎JN.1變異株的第三代亞分支,也是JN.1變異株中具有較強傳播優勢的一個亞分支,於2024年1月2日在印度採集的樣本中首次監測到。目前尚未檢索到KP.2的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較當前流行的JN.1變異株發生明顯改變的報道。

Q2 國際上KP.2變異株的流行情況如何?

目前,JN.1變異株仍爲全球優勢流行株。今年以來,KP.2亞分支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佔比逐漸增加,從1月上旬的0.16%增長至5月上旬的14%左右。近期,部分國家KP.2亞分支流行程度相對較高,佔比爲10%~30%。

據美國CDC公佈的最新數據,截至5月11日的兩週內,KP.2變異株佔到美國新冠病毒感染的28%,4月中旬這一比例僅爲6%。

張教授點評

張文宏 教授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

新冠病毒處於持續的變異中,但仍很難突破奧密克戎家族。就像流感病毒持續處於變異之中一樣,變異是病毒在宿主免疫壓力下生存的常態。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聯合全國79家醫院數據,平臺監測證實新冠奧密克戎毒株的變異與波動。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初以BA.5.2和BF.7爲主,自2023年4月初開始XBB分型逐步增多,2023年7月起,臨牀樣本分型以XBB分型爲主,EG.5增長較快,8月上旬新增發現FY.3.1和FL.13.2。世衛組織提到的“需要留意的”變異株(Variants Of Interest,VOI)中XBB.1.16檢出較多(包括FU.1),“監視下的”變異株(Variants under monitoring,VUMs)中XBB.1.9.2及其亞型在2023年下半年佔比較多,8月下旬檢出EG.5.1的子代EG.5.1.1,9月上旬檢出EG.5.1.1的子代HK.3,且HK.3在9-12月比例逐漸增加。10月下旬出現HK.3的子代HK.3.1及HK.3.2。2024年1月起出現JN.1,並在1-3月檢出均在70%以上,出現JN.1.1及JN.6等分型,截至4月30日,仍以JN.1檢出爲主。

國傳中心對地下污水也進行了檢測,污水中新冠核酸濃度監測顯示, 2024年1月10日前後有一個新冠高峰,隨後達到感染高峰平臺期,自3月27日開始出現下降趨勢,4月中旬至今維持在3×104拷貝/L 水平,5月13日最後一次採樣的濃度爲2.95×104拷貝/L。並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且該數值與第二、三輪感染高峰的間隔期濃度相似。

而在此期間,全國的新冠臨牀疾病負擔並未出現大的波動,仍處於正常波動中。

當前監測數據提示,我國當前流行的新冠病毒仍屬奧密克戎JN.1爲主,而當前國際流行關注到了JN.1的子代亞型KP.2,截至5月12日,在我國本土病例中共監測到25條KP.2序列。每週報告的本土序列中KP.2佔比在0.05%~0.30%之間,仍處於極低水平。後續雖然該亞型仍然會有出現比例增高的可能性,但是如同國際上該亞型雖然從今年3月起檢測到,美國CDC監測提示截至5月11日,KP.2佔比上升至28.2%,但急診就診、住院人數以及死亡人數來看,未見人數趨勢的明顯上升,因此可以判斷KP.2後續的實際臨牀風險有限。

未來我們仍然會強化對新冠以及其他呼吸道病原體的監測,出現新病毒亞型將是常態,無需過度擔憂。

編輯 陳豔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