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變種絕美綠蛇現蹤!含「劇毒」恐毀器官 專家3招辨識

生物學家近期證實,在緬甸發現新品種「烏茲氏蝮蛇」(Trimeresurus uetzi),外觀通體呈鮮綠色,具有毒性。(示意圖,非報導中的蛇種/Shutterstock)

常到戶外的民衆要小心了!生物學家近期證實,在緬甸發現新品種「烏茲氏蝮蛇」(Trimeresurus uetzi),以創建爬蟲類資料庫的科學家烏茲(Peter Uetz)命名,此蛇外觀呈鮮綠色,具有毒性,可能對人類構成威脅,專家也指出3個身體特徵供民衆辨識。

綜合《每日星報》、科學新聞網站Phys.org報導,烏茲氏蝮蛇主要出沒於緬甸中部及南部地區,經常攻擊人類,一旦被咬,蛇毒中的溶血性毒素會破壞紅血球,並導致器官衰竭。

一項2021年的研究則指出,在355名遭到烏茲氏蝮蛇咬傷的病患中,將近6%(21人)出現急性腎衰竭,其中1人需要立刻洗腎;另有多名患者的傷口出現腫脹、凝血不良現象,不過通常不會致命。

專家表示,烏茲氏蝮蛇之所以和其他蝮蛇不同,在於牠獨特的身體和眼睛顏色。雄性烏茲氏蝮蛇的眼前和眼後有白色條紋,虹膜爲銅色;雌性烏茲氏蝮蛇的虹膜則爲金綠色。此外,公蛇的陰莖明顯分叉,長度也比其他蛇要短得多。

研究作者之一、爬蟲學家沃格爾(Gernot Vogel)說,目前學界還無法確定陰莖分叉的優勢爲何,「可能更有利在樹上和灌木叢中交配」。所有蛇類和數百種爬蟲類都有俗稱「半陰莖」的Y字型雙頭雄性生殖器,不過在野外遇到時,仍是以外觀爲主要辨識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