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921精神科醫師:一直地震新聞,連你都可能得「壓力症候羣」
▲地震之後,什麼事是隻要我們能彼此關懷而有所助益的呢?(圖/記者季相儒)
臺灣南部所發生的26地震,目前還不到24小時,然而精神科醫師提醒,前往災區從事支援的志工或社工,應注意災民情緒狀態,若一至二週仍有無法冷靜、失眠,甚至是作惡夢的情況,就有可能是急性壓力反應,可建議轉診至精神科就診。
曾參與921地震心理復健的精神科專科醫師吳佳璇表示,從過去的經驗而言,送往各大醫院急診室的災民,是因地震受到驚嚇,絕大部分會自行復原,若是一至二週仍有焦慮、反應遲鈍、無法冷靜等狀況,有可能就是急性壓力反應( Acute Stress Disorder, ASD),症狀若持續一個月,就要注意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羣」(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回憶起921地震的經歷,吳佳璇說,26地震的重災區主要爲臺南市區,附近醫院有嘉南療養院、成大、奇美醫院,內部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人數還充足,還無須過於擔心,當時草屯療養院自身也是受災戶,狀況差很多。
吳佳璇說,災民心理反應程度有別,有些人可能是因爲災難受到驚嚇,或是在等待家人,收容所開始啓用後,志工或是支援者陸續進駐,除了送毛毯、補給品,一般的關懷就能讓人得到安慰,但如果過了幾一、二個禮拜後,「災民還是無法冷靜下來,不能睡覺,一點與災難有關的線索都會做情緒連結,第一線服務的志工、社工就要有sense留意是否有急性壓力反應的情況,適時轉介醫院。」
「現在比921當時好很多。921第二天我就跑到埔里,但還是輸給收驚,民衆會直接找宗教團體或是收驚,他們會想自己又沒有『起肖』,幹嘛去看醫生。」吳佳璇說。現在一般民衆對於安慰他者的認知較爲進步許多,「一直要他人勇敢面對,反而是一種壓抑。」
吳佳璇說,「心理問題會慢慢隨着災難後浮現出來」,有些人儘管自身沒有受傷,但因爲失去家人、經濟困頓,甚至是要開始漫長的賠償官司,慢性的精神壓力會逐漸出來,「要如何追蹤慢性的心理壓力患者纔是重點」。
▼吳佳璇:「持續追蹤慢性心理壓力患者纔是重點。」(圖/記者季相儒)
另外,吳佳璇表示,外界第一時間給予協助,會讓災民感到溫暖,有些案例顯示,一旦救災團體撤走後,有些災民就會變得沮喪或失落,「從日本像是阪神地震的研究顯示,災難過後災區出現酗酒的問題,借鏡我們,未來當地的醫療網或是社福網絡要如何長期給予支持。」
吳佳璇強調,救災人員也是PTSD的高危險族羣。她舉出921大地震時,有位阿兵哥突然「失明」的案例,怎麼檢查都沒有問題。「這是典型的轉化症(conversion disorder)」她說,是因爲每天挖出殘肢的心理壓力所導致,「因此救災的人也要量力而爲,維持作息正常」才能持續助人。
面對災難後的各種心理障礙,吳佳璇也提醒不在災區的民衆,「看新聞也會有刺激」,非但不要去現場看熱鬧外,一直看新聞也會產生壓力或焦慮的症狀,適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