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莊樺林是莊家父母重男輕女的「犧牲品」
01
有媽媽護着的女兒是有福的;
沒媽媽護着的女兒就是一棵草。
很難想象,會有女人和男人一樣不重視女兒,她們自己是女人,也知道女人的處境如何,可她們卻早已經變得和男人一樣,視自己的女兒如草芥。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就因爲指望不上女兒然後理所當然的輕視,她們當媽媽當的很可悲,也很可恨。
《小巷人家》裡的莊樺林是很可憐的一個角色,她是莊家父母重男輕女的「犧牲品」。
她是女兒,要是生活在現代社會,應該是最受寵的那一個吧。只可惜,生活在六七十年代,那個年代“重男輕女”的現象太普遍了,父母那輩的思想普遍認爲生男孩好,這生女兒呢,就是給人家生的,早晚都要嫁出去。
說到底還是功利心太重,並不是真心的疼愛孩子。
莊樺林打小就睡在飯桌上,一直睡到她下鄉。本也輪不到她下鄉的,可是他們家那情況也只能犧牲她,她把留城的名額讓給了趕美,她做了那麼多,父母和趕美不會念她的好,莊家只當她是“不存在”。
莊樺林自私嗎?
怎麼說呢,她自己這生已經沒有啥指望了,她只希望兒子鵬飛能有條出路。算不上自私,只是在無形當中她變得跟自己母親一樣了。鵬飛的成績不好,高考不理想,樺林想讓他再復讀一年,鵬飛不願意,莊樺林脫口而出:你大舅舅都同意了,你大舅母沒法反對的......
連莊樺林自己都很驚詫,她滿心悲哀,怎麼變得越來越像她媽了,爲了自己的利益,不管他人方不方便。好在鵬飛是爭氣的,莊樺林的後半生大抵是可以幸福的。
莊樺林跟父母的關係如何?
她早已經看透了父母,寒心、失望,對父母也沒什麼期待和指望了。
樺林是很羨慕筱婷的,在他們家,女孩子總是要吃虧的,可是筱婷比她強,因爲筱婷有個護着她的媽媽。
莊樺林的媽媽只會跟她的父親穿一條褲子,打心眼裡就沒有她這個女兒。
父母重男輕女偏心會造成什麼後果?
早晚有一天被剝削被犧牲的女兒會驚醒,也不再跟父母親了,因爲是父母親手撕碎了親情。
莊樺林對父母的態度,完全可以通過向鵬飛展現出來。
向鵬飛說:“我媽帶我來蘇州那次,姥姥姥爺不知道說了多少難聽的話,說了很多像婆家條件不好,不要連累孃家帶着外姓人啃孃家這種話。當年我媽說把她所有的工資都給姥姥姥爺,只求他們在客廳給我一張牀,他們都不答應,罵那麼難聽。大舅舅你每晚檢查完我的作業才睡覺,大舅媽天天變着花樣給我和筱婷做飯,你們罵我和他們罵我不一樣。”
孩子的感受是最真切的,真疼還是假疼他們還是能分辨出來的。
對於是不是很恨姥姥姥爺,向鵬飛回答:“我們不恨,只是不親。”
親情是怎麼建立起來的?你對我好我方會對你好,你對我虛情假意那麼寒心多次我也就不會對你再抱有什麼期待了,指望能有多親,不可能的,因爲從一開始你已經把我給當個外人了。
倒也沒必要失魂落魄,看開就好。
02
現在依然有和莊樺林處境一樣的女孩,她們的父母功利心很強,處處輕視她們,拿親情綁架她們讓她們爲家裡的男丁們謀福利。
她們通常是一開始懷疑,難不成我不是親生的嗎?
進而會想要得到父母的愛和認可,然後不得不順從,本以爲更多的順從可以贏得父母的歡心,然而到最後還是失望多多。漸漸的,她們也就不再指望父母了,她們開始覺醒,往後的路要靠自己走,至於跟父母的關係她們給乾脆果斷一點,盡所謂應盡的義務就好了。
身爲父母,與孩子關係處成這般,挺失敗的。
他們綁架一個孩子犧牲一個孩子爲另一個孩子謀福利,最終造成的結果是:親手撕碎了最懂事孩子的親情,養廢了偏心的孩子,孩子們都不善待他們,他們的晚年極其悲苦。
一切都是自己作的,怨不得他人。
像《小巷人家》裡莊樺林的父母,早年的時候他們享有父母的權威,無情的壓榨孩子;等到老了,他們又希望孫輩們跟自己很親。怎麼可能呢?自己當初親手撕碎了親情,那些記憶可都是在的。
每個人都有記憶,記憶中的傷痕不是能被粉飾的,他們晚年所做的一切努力恰恰適得其反,只會讓孫輩之間的隔閡更大,已經破碎的裂痕終究是沒有辦法復原。
這也給父母們提了一個醒:無論何時都不能偏心,一碗水端不平只會讓孩子對你心生怨恨,你養孩子本身功利心太重,到頭來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晚年悲苦。
至於那些被原生家庭當作“犧牲品”的女孩,早點覺醒、看清,選擇愛自己的一條路。對於“重男輕女”的父母不抱有期待,也就不會有失望了,可別傻傻的被他們控制。
今日話題:倘若父母偏心你會怎麼做?
作者:YIBAO,情感原創作者,百萬情感博主,婚姻家庭諮詢師,以身踐行寫這個世界溫暖的感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