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踞二龍,人求四會

本公衆號爲一線語文教師個人原創公衆號,所有文章均爲個人獨立撰寫,歡迎點擊上方的“水寒說語文”關注。

2024年第十八期(總第788期)

【按】

新學期,學校門口的展板上寫了兩句話:校踞二龍,人求四會。本着“時時處處學語文”的精神,利用這八個字展開來做一點兒文章,上一節語文課。

相較於課堂錄音,文字介紹較爲簡單,想了解更多,可以配合着文字聽聽錄音。正文括號內標註的是爲什麼這麼講。

先對兩句話做一個整體把握。

校踞二龍,是說校址所在地是二龍路。但僅僅知道這個字面意思還遠遠不夠。簡單講講二龍路得名的由來,並不是有兩條龍,而是最初這裡是兩條曲曲折折的水坑,最初名爲二龍坑,後來坑被填平,才改名爲二龍路,可謂是滄海桑田。

詩人,民主鬥士聞一多先生曾經就居住在二龍路附近,他的現代詩名作《死水》(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所寫對象正是二龍路南端的臭水溝。(地名不只是一個名字,而是一段文化,一段歷史,知曉相應的文化和歷史,纔會更有感情,初二下學期剛好要學到聞一多的《最後一次講演》,這裡算是對作者做一個小鋪墊,之前也會過臧克家所寫的《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人求四會,其中的“四會”是“會做人、會求知、會辦事、會生活”。在實驗中學的介紹中有這樣一句話:(學校)致力於培養“會做人、會求知、會辦事、會生活”的“全面發展、學有特長”的英才。

這“四會”是學校的育人目標,或者說培養目標。“四會”源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我以爲,在AI時代,關於“四會”,應該有更新更深入的思考。(這是個大話題,是對昨天講到的開學第一課中的一些問題的初步迴應,尤其是關於“會求知”的理解,在AI時代,很有必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更大的發展)

講完這兩句話的基本意思之後,把“人求四會”先放一放,因爲這是個大話題,需要貫穿於整個的教育過程。這一節課時間有限,所以只單獨拎出“校踞二龍”,尤其是“踞”字來講一講。

踞,形聲字。從足,居聲。本意是蹲坐。這個字應該讀四聲,而不是一聲,有很多人會誤讀爲一聲。(學習漢字,要從音、形、義、源、境、性入手,這也是我講漢字一以貫之堅持的基本原則)

爲了更好地把握“踞”的意思,先引用兩首詩歌,均爲毛澤東所作。(結合經典語境,而不是普通語境去學習字詞,是非常高效的辦法)

由第一首《詠蛙》,順帶複習一下小學學過的若干詠物詩,諸如《詠鵝》《詠柳》《蟬》《風》《蜂》《畫雞》《墨梅》《石灰吟》《馬》等,詠物詩不僅抓住所詠之物的特徵,還要把自身的情感投射到所詠之物上。(這是一個很自然的聯想,趁機回顧複習一下小學階段學過的一大詩歌類型)

由第二首,聯繫到初二上學期剛剛學過的新聞名篇《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首詩正是在橫渡長江,佔領南京之後所作。該詩雖然整體可能很少有同學讀過,但單獨拿出來某個詩句,則極爲常見。所有有必要補充一下,甚至應該達到熟讀成誦的程度(這是一個溫故知新的過程,要和教材相聯繫,要和日常閱讀相聯繫)

在引用兩首詩歌的基礎上,再說一些常見的帶有“踞”的成語或者詞語。

龍盤虎踞:出自晉·吳勃《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

虎踞龍盤又作龍盤虎踞,之所以能這樣調整,是因爲這是一個並列關係的短語,有相當一部分並列關係的短語,詞語可以前後調換而意思不變,當然,不是每個並列關係的短語,都可以做這樣的調整。(此處複習一下關於短語類型中並列短語的相關語法知識)

在講“虎踞龍盤”時,又從其出處延展開來,說說南京,說說南京的若干舊稱,說說“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是怎麼回事,爲什麼虎踞龍盤可以用來形容地勢險要。(南京我沒去過,很多學生去過,但他們不如我知道得多,旅遊只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是不行的,很多文化,不是走馬觀花看到的,而是讀書讀到的)

箕踞:兩腳張開,兩膝微曲地坐着,形狀像箕。這是一種輕慢傲視對方的姿態。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戰國策·燕策》

箕踞是一個比喻性的詞語,學習比喻,不一定非得在句子在語段中學習,漢語中有很多四字詞語,甚至兩字詞語,本身就包含比喻的修辭。比如,雪白、漆黑、雀躍等等。(此處既講比喻修辭,又講名詞作狀語這種文言中常見的情形)

在古詩文中,但凡出現“踞”字,絕大多數和“虎踞龍盤”以及“箕踞”這兩個詞有關,弄清楚了這兩個詞,以後在古詩文中遇到相關內容自然迎刃而解。

盤踞:指非法佔據;霸佔;比喻某些植物或某些自然現象長期在某地肆虐。《三國演義》第一一回:“目今黃巾遺孽,擾亂於外;董卓餘黨,盤踞於內。”

“箕踞”需要注意其語義上強調的輕慢傲視的意味,而“盤踞”則需要注意其情感色彩。(以上是關於詞語運用是否得當的判斷標尺,既要關注確切語義,又要關注其情感色彩)

以上所講這些,看似和語文課文,和練習乃至考試關係不大,事實上,其中所涉及的知識點和能力點在中考乃至高考中頻頻出現。我希望通過這樣的例子,讓學生強化“時時處處學語文”的意識,不要覺得只有讀課文,做練習纔是學語文。凡是有文字,有語言的地方,皆可成爲語文學習的資源。

還要回應一下善於思考的學生可能提出的疑問:爲什麼老師能從這麼簡單的語句中聯想到這麼多內容,而學生想不到呢?

這就和上一節課所講的話題相關,AI時代,並不能因爲AI如此之強大,就拋棄閱讀和寫作,事實上,不管AI如何強大,個人頭腦中的一些必要的積累還是必不可少的。

這就像是數學中的一個點一樣,只掌握一個點,最終只能是一個點,而只有兩個點,纔有可能連成一條線,至少有三個點,纔有可能構成一個面,至少有四個點,才能夠構成一個立體的圖形,只有掌握更多的點,然後才能夠自由變換各種立體的圖形,才能融會貫通,才能左右逢源。語文學習中大量閱讀的意義正在於此。

最後,“校踞二龍,人求四會”這八個字,並不是第一次在實驗中學的校園中出現。最早出現應該是在《三餘橋銘》上,這是我的語文組同事袁海榮老師爲連接兩個校區的天橋落成專門撰寫的一篇銘文,非常棒,從中能看得出實驗中學豐厚的文化底蘊來。

歡迎關注我的新書《用減法教語文》,書中有很多能夠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鮮活課例。具體內容可以點擊下面的文章鏈接:

之前還寫過另外一本書:《減法教育》,具體可以參見下面的文章鏈接:

圖片來自網絡,如涉版權,請聯繫刪除。歡迎分享,若公衆號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