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東西”潛伏腳掌導致感染加重
前不久,25歲的小宇(化名)在工地工作時不小心踩到一顆釘子,釘子穿透了他的左腳掌,他及時到當地醫院進行了簡單的清創消毒,但傷口處理後並沒有好轉癒合,反而出現紅腫,繼而流膿不止,還發起了高燒。這樣反反覆覆持續了1個月後,小宇到清遠市人民醫院檢查,經一番查找後,醫生竟在小宇腳掌皮膚組織內揪出兩個“小東西”,就是鞋底膠粒和砂粒。
異物殘留是引起感染主要原因
據瞭解,小宇是一名工地工人,1個多月前,他在工作時不小心踩到了釘子,釘子穿透了他的左腳掌。受傷之後他到當地醫院查看傷情,並對傷口進行了清創和消毒處理。一番處理後,血止住了,他也放下心了。
可沒想到的是,換藥消毒了一段時間後,不但傷口不見癒合,傷口處又紅又腫,還經常流膿,而且滲出液越來越多。流膿1個多月後,他感覺不對勁,纔到清遠市人民醫院就診。
“結合他腳受傷過的經歷,推斷可能是有異物扎進了腳掌,造成了感染。”該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張海峰迴憶說道,患者來就診時,腳掌處的傷口紅腫、流膿,瞭解病史後得知,這種情況已經1個多月了。經X光檢查,在第四和第五趾骨近節之間發現高密度影,發現內有異物。醫生立即安排手術,爲小宇取出異物。
手術沒多久,就從足底取出了一個鞋底膠粒。張海峰判斷,這應該是釘子插入腳掌時,把鞋底的膠粒也帶進了皮膚組織內。隨後在傷口縫合之前,進行常規的拍片複查,發現還有一個異物。“於是繼續手術探查,找了將近兩個小時才找到剩下的那個異物,發現原來是一個的砂粒。”張海峰說。
取出砂粒後,醫生再次仔細探查確定沒有殘留異物,就對傷口進行了縫合。經過幾天的住院護理,小宇康復出院回家。半個月後,小宇複診拆線,傷口癒合良好,沒有再出現紅腫、流膿的現象。
發現異物要儘早取出
據悉,每年,清遠市人民醫院急診科都會接診多例因異物遺留體內而發生感染的患者,其中大部分患者就診時已知異物進入體內,只有少部分不知。
“竹刺、魚刺、鐵釘、玻璃碎等,都是比較常見體內異物。”張海峰介紹,外傷後異物殘留的原因有很多,最多見的是患者對小外傷不重視,自行簡單包紮導致異物殘留。如果檢查的手段不恰當,也容易發生漏診,如異物爲低密度物質時,採用X線檢查,顯影效果可能不好,檢查手段應結合B超、CT、MRI、X線等。
此外,如果醫生在清創時,傷口的探查不仔細,玻璃碎、砂礫粒、木質等物質染血後肉眼不易判斷,而致部分異物殘留。
“體內異物原則上均應取出,特別是可能對人體損傷較大的異物要儘早手術。”張海峰說,異物銳利,可能損傷重要組織臟器;毒性異物或與人體組織不能相容;異物位於重要組織部位;異物存在引起疼痛,影響功能;異物隨軀體運動引起移位者;異物存留引起感染者;深部異物確定傷及重要組織臟器而危及生命者,以上情況的患者都應該儘早手術。
張海峰提醒,當發生外物刺傷時,一定要對傷口進行徹底清創處理,尤其是一些小而深的傷口,要多留心是否有異物殘留。如果傷口長期流膿、紅腫、無法癒合,或當時好轉過了一段時間後又出現紅腫、疼痛,很可能是傷口內殘留有異物。
撰文:陳之瑜黃劍琴劉秋宜
彭可明何京鴻清醫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