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癌症登月計畫 專家提4建言
由立委林俊憲國會辦公室、立法院厚生會、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發起的「臺灣癌症登月政策促進委員會」日前舉行成立大會,臺大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志新(左四)、立委林俊憲(左五)、臺南市立醫院名譽院長吳明和(右四)、厚生基金會執行長陳柏同(右一)和來賓一同拿着促進臺灣癌症登月計劃政策建言書遞給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右五)參考。記者邱德祥/攝影
着重肺癌、乳癌、消化道癌
立法院厚生會「臺灣癌症登月政策促進委員會」由立法委員林俊憲擔任召集人,臺南市立醫院名譽院長吳明和擔任榮譽主委、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志新擔任主任委員,並邀請多位國內治療癌症專家、學者共同發表「促進臺灣癌症登月計劃」政策建言書。
建言書主要呼應二○二三年臺灣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所啓動的「癌症登月計劃二.○」,並以國內死亡率較高的肺癌、乳癌及消化道癌爲重點,合作建立癌症精準診斷、治療方針大數據分析及臨牀轉譯等,期待在未來廿五年內將主要癌症死亡率降低五成。
「促進臺灣癌症登月計劃政策建言書」4大解方 製表/蘇湘雲整理
主動追陽 盼逐步增至九成
早期篩檢政策一直是施政重點,明年還會擴大篩檢。出席會議的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指出,一一二年癌症篩檢高達近五百萬人,發現癌前病變五點二萬人、一萬名的早期病人,未來希望癌前病變人數達八萬、早期病人達兩萬人,目前的主動追陽模式,期待將追陽率逐步提升至九成。
不過,林俊憲以衛福部推動肺癌高風險族羣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LDCT)爲例指出,目前已超過十一萬人受檢,發現一千多人有早期病變,翻轉一千多個家庭命運,即使如此,癌症還是連年蟬聯十大死因榜首,而光靠早期篩檢並不足夠,若要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政府需提供更多臨牀治療選項,幫助癌症病患延長存活期。
吳明和則建議,目前使用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早期肺癌,也可同時檢查其他部位,建議制定標準化流程,醫療端可有效追蹤、評估。立法院厚生會執行長陳柏同表示,根據統計,我國整體癌症存活率低於鄰近日、韓等國,這代表我國的癌症防治政策還有進步的空間。
早篩有效 晚期治療也重要
「早篩很重要,晚期治療也同等重要!」楊志新強調,目前晚期肺癌仍佔六成以上,但現今免疫、標靶等多種治療策略已讓肺癌五年存活率超過兩成,讓患者回復正常生活、工作,且有機會延長生命,「難道要輕言放棄?」
與會專家也建議,癌症治療須接軌國際,是未來減少癌症死亡率的重要方針,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迴應,肺癌、乳癌治療指引的落差,健保署都已入案並持續開放,目前部分藥物也同步採用生物相似藥滿足需求,未來會更積極思考,若是NCCN臨牀治療指引建議選項,將優先納入考量,確保病患獲得所需治療。
林俊憲強調,癌症對國人有嚴重威脅,除訂定癌症篩檢率成效指標,應優先補強治療缺口,且治療指引須接軌國際,針對死亡率最高的肺癌應設肺癌工作小組,才能逐步落實降低癌症死亡率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