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可以只相一個
之前的視頻中,我說,相親應該是同時相幾個的,這樣效率才最高。
有的朋友反饋,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記不清楚,容易聊串,一聊串,就很尷尬。第二個是容易像客服,所有問題反覆回答,不像是談戀愛的感覺。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修改一下之前的觀點。
也就是說,對於能力足夠強的,建議是同時相親幾個。對於不喜歡的人,迅速拒絕,也就是說,對自己來說,在異性資源夠的情況下,不斷的進行篩選,不喜歡的就走散就好,喜歡的留下,然後再比較幾個喜歡的,最喜歡誰,如果看重條件,再比較條件。終究會選擇一個。其他的關係,就停留在那兒,不要再聯繫。
例外的情況是小縣城相親,這個我後面會單講一期。也就是說,除了異性資源天然限制的地區、自己實在沒辦法接觸到足夠多的異性,暫時說這兩種條件爲例外,其他的都以大量異性資源、快速試錯,作爲基本要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這不奇怪,但要分次序,比如主要考慮家產,那就要允許人家是紈絝子弟,比如主要考慮身高,那他可能就跟很多女孩子關係親密,比如主要考慮學歷,那他可能就長期與實驗室爲伴,比如主要考慮情商,那他可能過早地進入了社會。
很多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你選擇了事物的a,就必須接受b,往往是伴生的。只有好,沒有不好的東西是不存在的。所以指望,既要家境優越,又要人品好,還要身高挺拔,最好學歷高。這種人幾乎不存在,或者偶爾流落相親市場,是所有女性爭搶的對象。這種時候,除了主動尋找,在其他同性沒有意識到的時候主動下手,就別無他法了。
完美的相親對象,只會是相親增量,也就是剛進入相親市場,這纔有可能。如果對方在相親市場上呆了幾個月甚至幾年了,條件又那麼完美,針對的又都是三四十歲這個羣體。那麼只有兩種可能,一個是看上了這個年齡段的女性的錢,奔着詐騙來的。第二個是喜歡這個年齡段的女性,短擇而已,玩了一個再下一個。
否則,以這種條件,是不可能在相親市場上流通的。
因而,一旦相親,就必須做這樣的選擇:什麼東西必須有,設定一兩個,什麼東西不能接受,設定一兩個,什麼東西有很好、沒有也不差,設定一兩個。按照這樣的方法下去,也容易遇到合適的。
人與人是不一樣的,很多東西沒法量化,每個人喜歡的點和不喜歡的點也不同。所以小紅書的量化相親對象標準,多數情況下姐妹們都勸分,現實生活中,閨蜜也往往不滿閨蜜的男友,媽媽經常討厭兒子的女友。這些都是在於,認爲自己的親密者天下第一,對方配不上。
實際上,只有一段關係的人,才知道自己喜歡對方什麼,而且,恰好自己喜歡的,對方都有,討厭的,對方都沒有。
所以,明確自己必須要什麼,必須不要什麼,什麼東西可要可不要,是起碼的要求。這樣,你纔會知道你想要什麼,並且不會被他人左右。
量化圖表,以及對別人說的時候,這種感覺,喜歡的和不喜歡的,是沒法傳遞的。或者傳遞了,但別人聽不懂。這就是溫暖自知,不足爲外人道。
例外情況是,舔狗,以爲自己得到了應得的,而對自己的極端不利地位沒感受到。或者感受到了,但寄望於對方會改變。
儘管看起來都是不足爲外人道,但是實際上自己是否內耗、是否開心、是否感覺遇到了正確的人,還是天差地別的。
所以,你遇到了合適的人,你會知道。沒有遇到之前,除了擴大羣衆基礎,進行快速篩選,精準根據自己的需求做選擇,就別無他法了。
這也就意味着,異性資源有限、猶豫不知怎辦、不知自己想要和不想要什麼、或者啥都想要,往往是相親常見頑疾,需要猛藥去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