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四十年前,《終結者》打破了世人對機器人的刻板印象
1984年10月26日,電影《終結者》(The Terminator)在北美上映。四十年後的今天,該片早已被視爲影史上最具突破性的科幻電影之一,尤其片中對於人工智能的超前刻畫如今也更多了一些現實意義。
《終結者》劇照
這部《終結者》系列的開山之作,成本其實只有640萬美元,放在四十年前,也絕對不算是什麼大製作。因此,該片正式上映前,發行方獵戶座影業(Orion)並未對它的票房前景寄予厚望。不過,最終的結果,卻讓幾乎所有人大感意外:不僅在全球範圍內票房大賣,而且還催生出一整套系列電影和衍生電視劇集。其生命力綿延了數十年,現在也依然是好萊塢科幻電影中價值不菲的大IP。
《終結者》劇照
《終結者》講述的是由阿諾德·施瓦辛格飾演的機械人T-800從2029年穿越回到1984年,力圖殺死由琳達·漢密爾頓飾演的普通女子,以阻止她生下未來抵抗組織領袖的故事。“那個故事是我在羅馬時產生的一個想法,”導演兼編劇詹姆斯·卡梅隆曾在接受採訪時介紹說,“當時我病倒了,發着高燒。躺在牀上的時候,我開始胡思亂想,腦中浮現出各種奇異幻想,包括手持菜刀的金屬機械人的肢體軀幹什麼的。”
《終結者》劇照
在此之前,卡梅隆只執導過一部電影,即1982年上映的《食人魚2:繁殖》(Piranha Part Two: The Spawning)。之所以他會跑去羅馬,也是爲配合該片發行做宣傳。回到美國之後,他開始着手創作這個劇本,故事融合了科幻、恐怖、動作等多種元素。劇本得到了獵戶座影業高層的認可,他們同意幫忙發行。而數百萬美元的拍攝資金,主要靠英國獨立製片人約翰·達利(John Daly)負責籌措。
擔任女一號的琳達·漢密爾頓曾總結對《終結者》的印象,從試鏡到拍攝就是一個字——累。“我心想,在這場戰鬥中,這位導演可沒站在我們人類這一邊,他和機器人才是一夥的。”此外,阿諾·施瓦辛格的加盟,一上來也讓她對這部電影心存顧慮,雖然在此之前,施瓦辛格已出演了《野蠻人柯南》等動作片,但留給外界的印象還是健美運動員多於演員。但事實證明,這個日後還進軍了美國政壇的奧地利男人,在表演和電影上,頗有自己的想法。而琳達·漢密爾頓也因爲這部電影與卡梅隆結緣成爲夫妻,雖然兩人在1997年勞燕分飛,但她對於該系列還是很有感情,繼卡梅隆執導的前兩部之後,又迴歸出演了2019年上映的第六部《終結者:黑暗命運》。
《終結者》劇照
拍攝前,卡梅隆和施瓦辛格花了大量時間,研究終結者的舉止行爲。兩人一致認爲,機械人的動作應該流暢,而非過往那種生硬和刻板的機器人形象。卡梅隆希望他能模仿鯊魚捕食遊弋時的動態,在圍捕獵物時來回移動。於是,施瓦辛格琢磨出了先移動眼睛,然後再讓頭部跟着移動的表演方式。“就像是CCTV攝像頭那樣”。此外,兩人還花了大量時間討論臺詞,包括片中最爲經典的那句 “I'll be back”,在原始劇本里寫的是“I'll come back”,正是施瓦辛格建議將它改成了如今的樣子。
《終結者》劇照
最終,《終結者》在北美地區拿到3800萬美元票房,排名當年的北美票房榜第21位,海外地區的票房則爲4000萬美元。相比票房成績,它帶給觀衆的更大震撼還是在於全新的機器人形象的塑造、動作場景裡華麗的視效鋪陳以及針對科技該如何改變人類生活的思考上。
另一方面,首部曲的成功也爲該系列的後續發展打下了足夠紮實的基礎。1991年上映的第二部仍延續了詹姆斯·卡梅隆、阿諾·施瓦辛格以及琳達·漢密爾頓的鐵三角陣容,成本追加到一億美元,拿下北美年度票房第一位,入圍六項奧斯卡技術類獎項,最終獲得最佳音響、最佳音效剪輯、最佳視覺效果、最佳化妝四座小金人。它也是公認的整個系列中最爲出色的一部。在此之後的四部,雖有阿諾·施瓦辛格的堅守,但似乎因爲詹姆斯·卡梅隆離開了導演的位置,都未能達到前兩部的成功。不過,作爲好萊塢重要的科幻IP,《終結者》的火種依舊不會熄滅,相信重新燎原只是時間問題。
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國,《終結者》則成了很多觀衆對好萊塢科幻大片認識的啓蒙。最早,該片是以錄像帶的形式在各地廣爲流傳,到了1992年,就在該片在北美上映的八年之後,它從錄像廳以及家庭的小屏幕,登上了國內電影院的大銀幕。或許正是因爲第一部打下了廣泛的羣衆基礎,它之後的五部續作,也都曾陸續引進國內的院線上映。
《終結者》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