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稻花香裡話“稻花香”

新華社哈爾濱9月8日電題:稻花香裡話“稻花香”  新華社記者王春雨、孫曉宇  湛藍的天空下,金黃的稻穗隨風輕蕩,陣陣稻香撲來,傳遞着豐收的喜悅。  “近期雨水少、日照時間長,有利於‘稻花香二號’水稻灌漿,畝產比去年能增加七八十斤。”在黑龍江省五常市民樂朝鮮族鄉振興村,村支書於殿紅站在稻田中告訴記者。  五常市擁有獨特的地理條件,是我國知名的優質稻米產區,當地主栽水稻品種“五優稻四號”俗稱“稻花香二號”,已有多年種植歷史。爲讓消費者吃上正宗的五常大米,五常市正多舉措對大米產業提檔升級。  “爲保證品質,我們對有機水稻採取人工收割、自然晾曬的‘笨方法’。”於殿紅說,市場需求倒逼田間管理、收穫等各環節,越來越多的農民根據訂單要求精細化種植。  五常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孫朝暉說,五常市今年水稻種植面積超過240萬畝,預計大米產量將超過70萬噸。  良種是農業的“芯片”,爲了讓良種“強筋壯骨”,在五常政府的支持下,當地多家水稻龍頭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對“五優稻四號”品種提純復壯。  “我們藉助科技手段,對大米的食味值、蛋白質等指標進行穩定和標準化,讓‘五優稻四號’保持優良性狀。”五常市喬府大院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喬文志說。  打開銷路、佔領市場離不開具有知名度的品牌。“最初因缺少品牌,只在編織袋上印‘五常大米’,如今我們不僅擁有了知名品牌,還不斷加深品牌文化底蘊。”喬文志說。  在五常金禾米業有限責任公司大米加工車間,機器轟鳴,車間內幾乎看不到工人,設備在電腦控制下自動運行。“從最初的磨米碾子到如今現代化的加工設備,設備升級極大提升了大米品質。”五常金禾米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助理孫學東說。  在五常京貢米糧食品有限公司展廳,一款易拉罐包裝的大米產品格外顯眼。公司生產負責人鮑靜飛說,這款產品採用充氮技術爲大米保鮮,易拉罐可充當量杯,解決了很多消費者蒸煮米飯時掌握不好米、水比例的難題。  爲給優質大米“正本清源”,自2015年起,五常市對全市的稻田開展“確定地塊”“確定種子”“確定農藥化肥等投入品”的“三確”工作,生產企業只有加工溯源體系內的水稻,纔可使用五常大米的專用溯源防僞標識。  “消費者只需掃描五常大米外包裝上的溯源碼,就能看到該產品的相關信息。”五常市大米產業服務中心主任張野說。  五常市的大米企業還積極拓展銷售渠道。“我們已與40多個電商平臺達成長期合作,銷售額連續3年以30%的速度增長。”五常市彩橋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淑蘭說。  “五常市將進一步整合稻米全產業鏈條,讓消費者享受更好的‘五常稻香’。”五常市委常委孫鬆宇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