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體驗“上新” 解鎖多元玩法

近期,暑期旅遊迎來出遊高峰,鄉村旅遊備受青睞。各地鄉村依據不同的特點,因地制宜推出形式多樣的文旅產品,“上新”體驗、豐富玩法,激發文旅消費新活力,在推動文旅融合業態向多元化拓展的同時,助力鄉村旅遊提質增效。

到四川趕“村遊”、賞螢火

本報駐四川記者 王雪娟

▲ 遊客在天台山景區觀賞螢火蟲 傅 瑞 攝

在四川鄉村,一場場獨特的文旅活動正成爲引客“法寶”。遊客的涌入,不僅讓這片土地充滿了歡聲笑語,更讓它收穫了無限生機。

7月26日晚,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大村鎮社區文化廣場熱鬧非凡,一場特色文旅、農旅活動拉開了該鎮第二屆“村遊節”的序幕。輪番上演的歌舞、四面八方涌來的當地羣衆和遊客點燃了寧靜的鄉村。

秉持“有趣”的宗旨,“村遊節”精心策劃舉辦了由18支隊伍參加的“大村BA”籃球賽、農趣運動會、苗家風情釣魚賽、民族團結大聯歡文藝晚會等特色活動。此外,蜂糖李、八月瓜、小龍蝦、冷水魚等特色農產品展銷和小吃集市等活動也陸續開展,在田園風光中爲羣衆和遊客奉上趣味十足的遊樂盛宴。

7月29日上午,在大村鎮一年一度“趕苗場”的日子,14個羣衆方陣身着節日盛裝,伴隨着蘆笙的悠揚旋律,共同演繹了一場民族團結的盛大巡遊。獨具特色的“一村一品”巡遊方陣帶着村裡的農產品和旅遊口號大步走來,熱火朝天的場面引得羣衆和遊客紛紛駐足觀看。

四天四夜的“村遊”狂歡,吸引了超過5萬餘名遊客和本地羣衆“打卡”,他們的到來不僅爲當地農副產品銷售及餐飲業、住宿業帶來1000餘萬元經濟收入,更讓這片土地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

“借節營鎮興業、借節惠民樂民、借節助力振興。”大村鎮黨委書記彭國林說,持續舉辦獨具特色的“村遊節”,點燃了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爲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天上銀河,地上螢火。7月26日,2024天台山南絲路文化旅遊季暨螢火蟲文化旅遊季在四川成都天台山景區啓動。星光下,成千上萬的螢火蟲點亮了夏夜的森林。隨着天台山螢火蟲微博物館的開館,遊客不僅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天台山螢火蟲勝景,還能瞭解螢火蟲相關的生物學知識。

“螢火蟲旅遊”是天台山鎮爲遊客定製的“專屬浪漫”。在森林覆蓋率近95%的天台山,每年4月到11月,成千上萬的螢火蟲在這裡交替起飛,形成多個觀賞高峰期。螢火蟲在夏夜十分常見,山路旁、草叢中,小精靈翩翩飛舞,螢光閃爍,蔚爲壯觀。

螢火蟲旅遊的“打開方式”不止一種。今年夏天,當地還特別推出了“螢光奇遇”夜遊體驗項目,讓遊客在沉浸式感受天台山自然之美的同時,還能體驗自然景觀在科技加持下展現出的新美感。

四川的鄉村,正以其獨有的文化魅力和自然奇觀,成爲鄉村振興戰略下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7月25日至26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2024年農特產品推介暨鎮坪鄉第二屆花椒採摘(豐收)節在鎮坪鄉麥吉村舉辦。活動現場椒香四溢、人頭攢動,由松潘縣民族文化表演隊帶來的節目輪番上演,舞臺上下一片歡樂的海洋。爲期兩天的活動包含了美食比賽、鄉村民宿發展圓桌研討會、攝影採風活動、花椒採摘比賽、鍋莊晚會等,精彩紛呈。

隨着川青鐵路青白江東至鎮江關段開通運營,當地也迎來新一輪的旅遊發展機遇。“以前開車要六七個小時,現在高鐵一個半小時就到了。”成都市民高朋一家選擇在涼爽的松潘縣避暑,並偶遇了一系列豐富多元的活動。

松潘縣有關負責人介紹,爲了給遊客提供更好的旅遊體驗,自7月起,當地相繼啓動了週末花燈巡遊、古城好聲音、古城嘉年華、潮樂高鐵音樂生活匯等系列活動,向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展示松潘多元歷史文化和獨特民族風情。

山西臨縣孫家溝村:

“山溝溝”的窯洞裡辦起了畫展

本報駐山西記者 朱 萌 文/圖

▲ 有着400多年曆史的孫家溝村

走進山西省呂梁市臨縣孫家溝村,村裡石牆上一行醒目的標語——“用藝術點亮鄉村”吸引着遊客的注意力,讓人不禁好奇這座四面環山的寧靜村莊有何獨特之處。

“孫家溝是一座有着400多年曆史的山鄉村落。”村裡的講解員介紹,孫家溝村的古民居以典型的青灰色基調窯洞式建築爲主,整體佈局高低錯落有致,完整記錄了晚清至民國初期中國北方黃土丘陵地區農村的真實面貌。

特色鮮明的古樸鄉村建築,讓這裡成爲畫家嚮往的寫生地。20世紀90年代初,國家一級美術師、北京畫院畫家謝永增與孫家溝村結緣,經常來此寫生。多年來,他和筆下帶着濃濃鄉愁的孫家溝系列作品相互成就,小山村的人與景,通過他的畫作展現在觀衆面前。

2019年,依託村裡的窯洞,臨縣人民政府與謝永增共同設立集展覽、創作、培訓於一體的謝永增孫家溝藝術館。藝術館所在的院落依山而建,分上下兩層,由幾十孔大小各異的窯洞組成,建築面積2000餘平方米。藝術館中,每孔窯洞都是一個小展區。觀衆不僅能細品畫作,也能登高俯瞰村貌,瞭解院套院、窯連窯的獨特佈局。

藝術資源能在鄉村發揮多大的作用,謝永增最初心裡也沒底。他坦言,原本以爲大山深處的藝術館吸引力有限,沒想到開館後非常熱鬧。講解員告訴記者:“謝永增孫家溝藝術館開館5年多來,已舉辦各類畫展30餘場,簽約美院寫生基地近10家。”

越來越多的藝術家來到孫家溝村,進行藝術創作、藝術展覽、現實寫生等,賦予了孫家溝新的文化特質,也以藝術影響着村民。村民對謝永增等畫家熟若鄰里,一有空便到藝術館裡轉轉。村民王勤平開了一家民宿,聽到遊客紛紛稱讚藝術館裡的畫作,他也時不時去館裡學習,提高自己的審美,自家民宿房間陳設的藝術感也得到提升。

隨着一場場展覽和活動在藝術館舉辦,孫家溝村的生態人文優勢轉化爲產業優勢,文化魅力轉化成了發展動力。

抓住地處黃河一號旅遊公路支線、交通便利的契機,村裡修建了從三交高速公路口到孫家溝村的鄉村旅遊公路,新建現代化旅遊廁所和停車場,修繕18套明清古院落,初步形成了乾淨、整潔、舒適的旅遊居住環境。

爲了給遊客更好的旅遊體驗,依託原生態旅遊資源,孫家溝村盤活村民窯洞院落,建成農家樂窯洞賓館、農家樂餐廳等,農家樂民宿可同時容納200餘人居住,帶動了農戶增收。孫家溝村的名氣日益響亮,山西省兩家旅遊公司開通了“太原—孫家溝”一日遊旅遊專線,爲村裡帶來更多遊客。

如今,孫家溝村將藝術、民俗文化、建築文化等緊密結合,推動了地方文旅產業穩步發展,成爲呂梁地區鄉村振興文化先行的一個範例。

廣東東莞石排鎮塘尾村:

八百年古村裡的藝術新體驗

本報駐廣東記者 譚志紅

▲ 遊客在塘尾村遊玩 許建梅 攝

暑假以來,一批又一批的小朋友在家長的帶領下,走進廣東省東莞市石排鎮塘尾村,穿過古村的麻石巷道,尋訪800年古村落的文化密碼。圍牆、炮樓、里巷、祠堂、書室等記錄着塘尾村的悠久歷史,承載着嶺南古村的風土人情。耳邊不時傳來悅耳琴聲,隨處可見書畫、陶藝作品,塘尾村爲遊客提供了集古村落與藝術欣賞、藝術教育於一體的鄉村旅遊新體驗。

塘尾村黨總支書記李煜華介紹,塘尾村是珠三角地區規模較大、原生態保存完整的古村落,至今已有800多年曆史,村內仍保存有268座明清古建築,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和廣東省旅遊特色村。“如何把文化傳承好,一直是我們思考的問題。”李煜華介紹,經過多次外出考察學習,他們嘗試爲古村注入藝術元素,提升古村的文化活力。

按照這一思路,塘尾村成立了藝術家聯盟,邀請16位藝術家開設工作室,所涉領域包括書畫、陶瓷、影像等,進一步豐富古村文化。爲實現雙向賦能,塘尾村還與藝術家簽訂協議,藝術家每年開展20場以上的公益活動。廣東工藝美術大師、塘尾藝術家聯盟主席王歡說:“第一次走進塘尾村時,我很激動。從來沒有想到,東莞竟然還有這樣一個古建築保留得如此完好的村落。所以我當時就決定要進駐塘尾村。”吉他演奏家吳曉超認爲,塘尾古村落的文化沉澱對創作有重要的影響,遊客來到古村落,也可以和藝術家交流。石排鎮塘尾片區文旅開發項目實施小組組長張麗姣介紹,藝術家駐地創作後,村裡的文化氛圍更好了,還吸引了不少家長帶着孩子前來開展藝術研學,接受藝術薰陶。

近年來,石排鎮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廣東省委“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爲抓手,推動塘尾片區旅遊項目開發,成立了塘尾片區文旅開發專項領導小組。2023年,石排鎮引進企業,計劃以精品民宿院落爲抓手,帶動村域周邊產業發展。項目建成後,預計帶動就業400餘人,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

爲了進一步豐富遊客體驗,塘尾村還着力開發鄉村元宇宙、智慧鄉村等數字鄉村平臺,預計平臺建成後,每年流量可達30萬至40萬人次。2023年2月,塘尾村發佈了IP數字潮玩“青龍孟章”,該系列以二十八星宿爲概念原型,以塘尾古村落悠久的文化底蘊與建造根基爲元素。

對於遊客來說,過去走進塘尾,只能品味古建築的韻味,如今則還可以接受藝術的薰陶;過去只能走進線下的塘尾,如今還可以在線解鎖古村新玩法。通過藝術賦能與數字提升,塘尾古村正煥發出新的生機,帶給人們不一樣的鄉村旅遊新體驗。

浙江磐安:

豐富旅遊業態 呈現鄉土記憶

本報駐浙江記者 周傳人

▲ 非遺“煉火”在磐安常態化演出 磐安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供圖

在花溪景區內,火樹銀花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煉火”表演頻頻“出圈”;冷水鎮的龍溪漂流、尖山鎮水下孔溶洞漂流等項目,讓遊客在山水間體驗刺激與暢快;在江南藥鎮,遊客可以買到琳琅滿目的道地藥材、品嚐舌尖上的藥膳美食……炎炎夏日,浙江省磐安縣鄉村旅遊火熱,激活了“清涼經濟”。

大盤山之麓的花溪景區,千米平板長溪流水淙淙、清澈見底。溪水側面森林蒼翠、奇峰林立,對岸是依水而建的花溪村,房屋錯落有致。“花溪景區十分適合夏天避暑。”花溪村黨支部書記李茂華說,7月以來,這裡的週末親子游很火,日均接待1000多人,同比增長40%。

一幢幢別緻的房屋依山而建,遊客推開門窗,即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位於玉山鎮章高林場的玉岑山居項目,是磐安高端休閒旅遊項目之一。暑期到來,這裡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感受愜意時光。

“村裡的竹筒飯、三角叉等特色美食讓人難忘。”來自義烏的遊客王女士多次來磐安休閒旅遊,這裡一直給她新驚喜。近年來,磐安持續推動鄉村旅遊產業發展,全面提升接待能力、服務質量,現有省A級景區村莊182個、等級民宿35家、農家樂1051家、牀位2萬餘張。

夜幕降臨,磐安縣雙峰鄉皿溪畔燈火漸起。近日,“冷啖杯”開市暨“念想雙峰·仲夏古村”短視頻大賽在此啓動。冒油的烤雞腿在火上旋轉,酥脆金黃的玉米餅等待着食客,嘎嘣脆的酥香大鎖骨在熱油中翻滾……幾十家攤位組成一條人聲鼎沸的“長龍”。

今年7月起,磐安聯動開展“飛馳磐安 來High一夏”暑期系列活動,組織策劃健體賽事、嬉水漂流、避暑休閒、文化惠享等六大主題活動,計劃開展活動107場,構建“天天有活動、週週有賽事、月月有爆款”的文旅推廣活動體系。

爲豐富旅遊業態,實現從單一產品到多元玩法的轉變,磐安全力打造“磐安山居”“磐安藥膳”“磐安心意”等區域性公共品牌,讓業態更加場景化,將遊客“流量”變爲住宿“留量”。當前已舉辦磐安首屆村“VA”氣排球賽、2024年浙江省“未來鄉村”定向系列賽等活動,匯聚人氣效應明顯。

將“羣山之祖、諸水之源”的自然資源同深厚的地方文化融合發展,是磐安發展鄉村旅遊、激活“清涼經濟”的奧秘所在。磐安縣尖山鎮湖上村挖掘、打造了“非遺一臺戲”,《花頭臺》《紡棉花》《銅鈿鞭》等10多個非遺節目在湖上村文化中心常態化上演,爲遊客呈現珍貴鄉土記憶,助力湖上村成爲遊客“走過了、忘不了、留得下、還想來”的地方。

“滿城盡飄中藥香”,是磐安最顯著的文化標籤。在天山村,遊客可以到青梅尖看日出、觀雲海,品嚐“黃精豬蹄”“白果香菇”等磐安藥膳,還能帶回本地特色的茶油當伴手禮。

已進入試運行階段的杭溫高鐵,將進一步拓展磐安的旅遊市場半徑。高鐵開通後,長三角地區基本可實現一小時達,不僅串聯了杭州、溫州、金義三大都市圈,而且連接形成一條由杭州、磐安、仙居、永嘉、溫州等組成的“黃金旅遊帶”。

磐安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陳濱潮表示,磐安將以創新的姿態,打造文化與自然、傳統與創新、互動與體驗相融合的鄉村旅遊新圖景,以獨特的山水風情和文化魅力,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

2024年8月3日《中國文化報》

第4版刊發特別報道

《鄉村體驗“上新” 解鎖多元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