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桌子了,美國取消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將會造成多大影響?
特朗普上臺,即將揮舞“關稅大棒”。
最近,美國國會的共和黨人提出了一項法案,旨在終止與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
理由是,授予北京的這一貿易地位,導致了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不公平失衡。
而早在今年年初的時候,特朗普就曾公開宣佈,他要“徹底消除”美國對中國的依賴,方法正是結束這一制度安排。
說到做到,特朗普是否會真的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這將造成什麼後果?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些問題,碼字不易,歡迎點贊,轉發,收藏。
所謂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前身是“最惠國待遇”,或者更直白的解釋應該叫“無歧視條款”。
意思是,美國要對所有的貿易伙伴一視同仁,如果一個國家是“最惠國”,那麼它將自動獲得締約國一方給予其他國家的最優惠待遇。
比如我們跟美國做買賣,把電視賣到美國要交稅10%,而同樣是賣電視,隔壁日本只用交稅8%,那麼我們就可以援引最惠國條款,要求美國把稅率降到跟日本同樣的水平,只交8%。
但現在情況變了,美國人說我們不承認你是“最惠國”,得給你一點“特殊待遇”。
這意味着,老美給未來進一步提高對華關稅,掃清了法律障礙。
另外,特朗普還聲稱要推動《特朗普互惠貿易法》,並且要對中國加收60%的懲罰性關稅。
而這兩條,實際上前面是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的延續:
《特朗普互惠貿易法》規定,如果某個國家對美國商品的關稅,高於美國對該國的關稅,那麼美國總統就可以把美國的關稅水平,提高到同樣的水平。
歸根結底是反制,你敢對我加稅我就敢對着加。
緊接着,前面都鋪墊好,特朗普還準備對中國加收60%的關稅,以此實現貿易保護。
按照中心證券測算,如果特朗普真對中國加稅60%,那麼中國對美出口或將下降16%,整體出口增速下降2.3%,也就是800億美元,這已經不是小數目了。
事實上,美國內部叫囂要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早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早在2021年,美國國會就提出了一份議案,說要取消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
緊接着在2022年,美國-中國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再次提出建議,稱如果評估顯示中國未能履行其貿易承諾,應該取消最惠國地位。
另外在去年12月份,美國國會針對中美戰略競爭的特別委員會,再再再建議取消中國的這一貿易地位。
有事沒事,老美就會拿着最惠國待遇說事,頻頻將其當成自己的談判籌碼。
那現在特朗普舊事重提,跟以前有沒有什麼不一樣呢?
還真有,因爲這次特朗普可能要動真格的了。
一方面,之前拜登不願意跟中國撕破臉,但特朗普可不管什麼三七二十一。
現在有風聲傳出,特朗普要任命萊特海澤作爲自己的財政部長,這位是何方神聖?
萊特海澤在《沒有自由的貿易》一書中,開篇第一句就寫道:
“美國是歷史上第一個大力資助其競爭對手崛起的國家,我們必須立刻阻止,不然就太遲了。”
沒錯,萊特海澤的主張,正是要拒絕全球化,全面揮舞起關稅大棒,直指中國。
而特朗普選擇萊特海澤來掌管財政部,背後的信號顯然不一般。
另一方面,今年特朗普以絕對優勢拿下大選,幾乎實現了“三權合一”。
隨着共和黨掌握大權,再加上特朗普本人對這些議程的支持,後續事態發展,很可能走向一個不太樂觀的局面。
首先最直觀的一個後果,如果最惠國待遇沒了,中國出口到美國商品的平均關稅將從19%驟升至32%。
一旦特朗普言出必行,那麼中國出口到美國商品的關稅很可能將達到60%。
屆時,國內出口企業很可能將迎來衝擊。
但是說實話,現在美國佔中國出口比例已經降到了1/7附近,同時中國出口在不斷創下新高,影響肯定有,但估計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原因是,這些年中國一直在開拓海外市場,中國出口對於美國的依賴不斷降低,包括東盟、俄羅斯在內的新市場的增量,一定程度上填補了美國市場的空白。
同時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並不是毫無代價,對於美國自身來說,這也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稅,爲的是貿易保護,實現製造業迴流,到時候大家都到美國建廠,挽回美國的工業和底層民衆的就業。
短期來看,特朗普此舉確實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長期來看則未必。
有數據顯示,如果美國對華進口關稅提高至60%,很可能將擡高美國的通脹,引發嚴重的滯脹危機。
離開“中國製造”,美國人的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放眼全球歷史,從沒有一個國家能靠着“閉關鎖國”變得強大,如果美國真要逆全球化,對中國商品、對全球商品加稅,只會讓自己越來越虛弱。
只不過,目前來看,美國似乎正朝着這條不歸路越走越遠。
深入瞭解熱門話題背後的事實,如果您喜歡這樣的內容,請不吝點贊、留言交流,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