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立言訪陸 正是時候

(圖/新華社)

國民黨代表團在副主席夏立言帶領下,在北京分別會見了宋濤與王滬寧。次此訪問對已如履薄冰的兩岸關係,無論是意義或實質上,提供穩定的力量。國民黨在與宋濤見面後,重申「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沒有改變外,也表示會繼續推動兩岸交流與合作,朝共存共榮的方向邁進。與王滬寧見面更有深一層的意涵。畢竟王滬寧在二十大後,銜習近平之命重新研擬兩岸新論述,以取代「一國兩制」。是此,這次訪問行程結束後,應會有更多相關議題發展。

九合一選舉證實,一個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仍爲臺灣各界所期盼。最重要的,如何提供兩岸穩定與持續對話管道,乃創造兩岸和平的先決要件。此次夏立言一行也就如何恢復小三通、保障臺商與臺青在陸之利益與農漁品進口問題,與各界進行廣泛交流討論。

國民黨的兩岸論述目前總體方針仍強調「後疫情時代的兩岸關係與交流合作」。主要邏輯仍圍繞在經貿交流爲達成和平不可或缺的要件。簡言之,若兩岸要維持和平穩定,則經貿與人員交流不可中斷。交流合作爲因,和平爲果。這一來一往,因果關係就變得更爲清晰與可操作。

在如何維持和平的相關論述中,學界多提倡藉由經貿往來與溝通對話,創造雙邊和平。經貿往來提供基本人員與貨物交流,是連結彼此關係的重要關鍵。而溝通對話更是保持彼此資訊暢通,避免因爲資訊不對稱而產生互相猜疑,與後續關係惡化。過去自由主義學者提倡「康德永久和平論」,雖然主張民主國家之間不打大規模的戰爭,而民主與非民主國家衝突所在多有。但後續相關論述也主張,國家之間若利益相似與經貿往來,亦能降低衝突的機會。兩岸之間雖隸屬不同政治體制,但在彼此相關利益與經貿往來上,仍具有維持和平之效果。如何穩定兩岸交流管道暢通,並進一步在各項相關規定達成共識,是未來北京與臺北之間無法避免的主要課題。

人類社會是衝突與合作並存,兩岸關係本亦該如此。對抗的兩岸關係只會深化衝突螺旋,並走向「戰爭是國家本性」的論述中。如何避免衝突的發生,必須經由更文明與和平的方式進行。對話代替對抗,交流代替猜忌,才能繼續深化得來不易的和平。烏克蘭戰爭帶來的啓示,除了告訴世人和平的可貴外,更重要的是如何達成「永久和平」纔是最主要的關鍵。戰爭與和平永遠站在對立面,而人民與決策者在面對戰爭與和平的十字路口時,必須慎思詭譎而複雜的國際局勢。

(作者爲政大外交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