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韌帶二度斷裂、長短腳 慈父動手術:想陪女兒走紅毯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骨科部部長黃贊文(右)25日指出,膝蓋前十字韌帶、後十字韌帶及內外2側的側韌帶,對膝關節的穩定非常重要,若發生韌帶斷裂,除關節會不穩定造成疼痛,也會導致膝關節提早退化產生關節炎。(大里仁愛醫院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58歲陳先生熱愛登山和攀巖,1年前不慎失足致右膝的前後十字韌帶及內側側韌帶斷裂,經重建後二次斷裂,變成膝蓋變形、長短腳,爲陪女兒走紅毯鼓起勇氣進行微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順利圓夢。(大里仁愛醫院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58歲陳先生熱愛登山和攀巖,1年前不慎失足致右膝的前後十字韌帶及內側側韌帶斷裂,雖採韌帶重建手術仍疼痛,近半年膝蓋變形、長短腳,吃了止痛藥仍舉步維艱。採微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1個月,陳先生開始游泳復健,不僅圓了陪女兒走紅毯的心願,也順利恢復登山活動。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骨科部部長黃贊文指出,膝蓋前十字韌帶、後十字韌帶及內外2側的側韌帶,對膝關節的穩定非常重要,若發生韌帶斷裂,除關節會不穩定造成疼痛,也會導致膝關節提早退化產生關節炎。據文獻統計,膝蓋韌帶斷裂後,膝關節發生關節炎的比率高達50%以上,有安排韌帶重建手術的病患,10年後產生關節炎的比率也仍有25%,15年後產生關節炎的比率依然逼近50%。

黃贊文表示,陳先生案例比較罕見,是重建的前、後十字韌帶及內側側韌帶再次斷裂,不只造成膝關節不穩定,也產生嚴重的退化以及骨頭缺損。他指出,一般的人工關節無法提供穩定的膝關節來應付日常生活,更別說是登山運動,且陳先生肌肉亦明顯萎縮,若採傳統手術恢復緩慢還需要很長時間的復健。

陳先生使用的人工關節是新式的預鎖式樞紐設計,黃贊文說,不僅可以取代韌帶功能維持關節穩定,新式設計也可以填充骨頭的缺損。此外,透過微創手術,陳先生不只手術當天晚上即可下牀活動,1個月後就可以開始游泳復健。

黃贊文建議,近年來民衆重視健康與休閒活動,臺灣的運動風氣越來越興盛,伴隨而來很多的運動傷害。在膝關節的韌帶受傷常常導致關節炎的提早發生,如果民衆發生運動傷害時應該及早尋求專業骨科醫師的意見,進一步檢查與治療,開心地享受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