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殺熟的藝術

攜程再次被用戶質疑「大數據殺熟」。

日前,微博用戶@筱莜昃雨通過個人微博曬出的截圖顯示,其預定了7月25日的青島東方影都融創萬達嘉華酒店。該用戶稱,其用新賬戶預定的「精選海景大牀房」,顯示原價931元,折後價格爲856元,還包含「兩份早餐」與「雙人啤酒花園套餐一份」。而當該用戶使用「金鑽會員」進行預定該房型時,顯示的折後價卻是921元。

對於用戶的質疑,攜程客服的迴應是:非大數據殺熟,而是新客專享優惠。不過,這名用戶顯然不太開心,依然對攜程抱有質疑:「你可以和老用戶一個價格,但是你比老用戶還低那麼多,你想過常年在你這裡消費的老用戶的心情嗎?」

事實上,對攜程而言,拉新優惠本無可厚非,但依然不能平息用戶的質疑,主要原因就在於,攜程在之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被爆出多次「大數據殺熟」。所以,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現在用戶選擇相信「攜程有罪」,也無可厚非。

此起彼伏的「大數據殺熟」

何爲「大數據殺熟」?

其實,就是平臺在爲消費者提供同樣的商品或服務時,粘性更高的客戶看到的價格會比新客戶或許粘性更低的客戶高。其實,這本身與經濟學中的價格歧視概念相近,即企業根據每一個買者對產品可能支付的最大貨幣量來制定價格,從而獲得利益最大化的定價方法。

不過,一直以來,企業或者平臺都很難獲得用戶的底線,所以這種殺熟更多的還是存在在理論層面。然而,隨着互聯網的發展,大數據讓平臺可以更好的獲得用戶的消費習慣,從而在於消費者在博弈中獲得優勢地位。

2019年,北京市消費者協會針對「大數據殺熟」曾做過一個調研,有88.32%的被調查者認爲「大數據殺熟」現象普遍存在;56.92%的被調查者表示有過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

其實,在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電子商務法》就明確要求,電子商務經營者根據消費者的興趣愛好、消費習慣等特徵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搜索結果時,應當同時向該消費者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徵的選項。

不過,顯然這項並沒有被各平臺當回事,美團、攜程等平臺都曾被爆出過「大數據殺熟」。儘管攜程CEO孫潔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攜程不允許區別定價,價格不同原因也並不相同,比如有用戶買過優惠券,攜程的大數據就會反映該用戶是可以使用優惠券的,因此在不同場景下的價格是不同的。

但其實,從消費者的角度而言,攜程的殺熟行爲確實存在。

2017年10月,著名演員韓雪曾經發布微博稱,其曾經多次發現並手動取消攜程隱藏在訂票信息下的預選保險框,認爲攜程「捆綁銷售」。這一事件曾經引發軒然大波,也讓衆多用戶紛紛支持,控訴攜程殺熟。

2018年,有媒體報道稱,有用戶在攜程預訂了一個價值48422元的突尼斯8日二人私人行,但在因故取消進行退票時,被告知如要取消機票,要收取18524元的機票全損費。而機票的單價摺合人民幣6415元。事後,攜程CEO孫潔等親自向消費者致歉並表示將進行整改。

今年3月,央視消費主張曾曝光稱,攜程用戶在訂酒店房間時,使用同樣級別的會員賬號、同一時間入住相同的房型,但用不同的手機預訂時,價格出現了「差別對待」。

因爲疫情的原因,攜程的日子變得難過起來。爲了挽回用戶的信心,今年「五一」前夕,包括攜程、去哪兒在內的10家平臺共同簽署了《平臺企業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承諾書》,承諾不利用數據優勢「殺熟」。

然而,攜程還是再次陷入了消費者的質疑之中。

攜程過時了?

對於攜程希望利潤最大化這件事,我們完全能夠理解。

畢竟,在「黑天鵝」的影響下,攜程的日子並不好過。今年1月28日,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發佈數據稱,新冠疫情導致全球旅遊人數大幅減少,2020年,全球旅遊業收入損失1.3萬億美元,這個損失相當於「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時期紀錄損失的約11倍以上」。

對於攜程而言,去年一年,攜程的營業收入爲183.27億元,同比下降49%;淨虧損32.47億元,而在2019年同期是獲得了70.11億元的淨利潤。

但疫情總會過去,但對攜程而言,未來最大危機或許在於市場變了。

市場調研機構Fastdata極數2021年3月初發布的《2020年中國在線旅遊行業報告》顯示,在GMV口徑下,2020年攜程國內在線旅遊市場份額達40.7%,依舊高居行業榜首,遙遙領先於美團等主要競爭對手。

另外,攜程的高淨值用戶更多。易觀千帆數據線上,攜程平臺中等及以上消費水平人羣佔比爲82.2%,且在過往5年間,攜程年度支出超5000元的消費用戶年複合增長達29%。

但整個市場的未來,其實是在消費力逐漸增加的年輕用戶羣體中。但這顯然不是攜程的主要客戶羣體,因此,我們看到,依靠互聯網公司的美團、飛豬競爭力越來越大。2020年,美團到店、酒旅營收212.5億元,超過攜程183億元全年總營收。

中國《2020年中國在線旅遊行業分析報告-市場深度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中預測,未來我國OTA行業將朝着年輕化、周邊化、多樣化發展。在未來,年輕消費羣體勢必會被分流,行業優勢集中度將下降,品牌知名度外,性價比、服務體驗及個性化內容將成爲年輕人權衡的綜合要素。

性價比、服務體驗、個性化內容,這三點恰好是攜程的短板。

對攜程而言,其最核心的競爭力是算法和推薦機制,根本在於用戶的信任和平臺能夠提供的機票、酒店的數量。

但在用戶層面,不斷的「大數據殺熟」讓用戶信心逐漸消失,而在酒店和航司層面,隨着私域流量玩法的豐富,讓攜程的核心競爭力面臨瓦解。

現在,不管是高星酒店還是航空公司,都可以通過外包等手段,搭建一整套引流工具及產品推廣方案,將自己的入口接入到微信、抖音等,搭建私域流量池。通過這種方法,用戶可以實現直訂,而酒店和航司也降低了成本。而對攜程而言,平臺可能一下子就失去了房源、收入和用戶數據。

因此,我們看到,攜程也在努力轉型。

2020年3月初,攜程啓動了「復興V計劃」項目,聯合全球百餘目的地、萬家品牌投入10億元復甦基金,並聯手數萬家酒店、1000多條旅遊線路、100多條航線和300多家景區門票,用預售模式來促進業務增長。

另外,樑建章親自下場,搞起了「BOSS直播」。從2020年的3月23日到7月29日,樑建章至少每週一場直播。

這背後,或許是攜程希望,能夠聯合景區、酒店和航司,多方共同在攜程搭建其「公域+私域」的流量平臺,保證攜程的競爭力。

對於曾經的「中概股之光」,我們希望這個已經成立22年的OTA平臺能夠煥發新生,爲國內外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服務。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攜程能夠真正給用戶帶來真正的優質體驗,而不是利用數據搞的「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