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皇帝陵再出土 江村大墓確認爲漢文帝霸陵 引發全球關注

鳳凰嘴位在西安東郊白鹿原東北角(西安市灞橋區席王街辦毛西村西)。(圖/曹龍提供)

白鹿原東側數百年來被認爲是漢文帝霸陵的“鳳凰嘴”,並不是這位帝王的真正歸宿之所。國家文物局上月14日召開“考古中國”重大專案重要進展工作會,發佈最新考古結果:開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其陵墓位置、規模已確認,並從霸陵周邊的外藏坑及陪葬墓中,出土了大量金銀器、陶俑、銅印等珍貴文物。“漢文帝霸陵”之謎被揭開面紗。知名小說家陳忠實筆下的《白鹿原》因爲一座大墓,再次聞名遐邇。考古學家稱,霸陵位置確定,也解決了西漢十一座帝陵的名位問題。

江村大墓位在西安市東郊灞橋區,霸陵位於竇皇后陵往西800米的位置,兩者間距離十分接近,考古人員在竇皇后陵和江村大墓的周圍發現了一圈更大的夯土垣牆,形成了一個大陵園,將帝、後陵園圍合在一起——這是西漢帝陵性質佈局的重要特徵,也是確定墓主的最關鍵的證據。霸陵(別名:灞陵)是漢孝文帝劉恆和竇皇后合葬的陵寢,文獻記載霸陵“因其山,不起墳”,地面上沒有封土,因此後世多認爲其陵墓在白鹿原原頭的斷崖上鑿洞爲玄宮,其中以石砌築,堅固異常。

江村大墓已經被中國國務院正式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圖/方偉光提供)

數百年的不確定 終在文物尋回之際,重新開展尋墓之旅

2002年,發生在美國的一次拍賣會,第一次把江村大墓推到了大陸考古學家面前。6件從這裡被盜出境的西漢黑陶俑出現在美國索斯比拍賣行的拍賣圖錄上,即將被拍賣。政府通過外交途徑,及時進行了交涉。經過多方努力,這6件陶俑於2003年回到西安。隨後,相關部門對這6件陶俑的來歷展開了調查,最終確定是盜墓分子從江村附近的古墓盜掘的。2016年,大墓外藏坑受到盜擾,爲確認墓葬保存狀態及周邊文物分佈情況,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工作者對大墓及其附近的竇皇后陵、薄太后南陵和相傳爲漢文帝霸陵的“鳳凰嘴”地點,進行了系統的考古調查、勘探,並對陵園外藏坑進行了考古發掘,基本確認江村大墓爲西漢早期漢文帝劉恆的霸陵。地處西安東郊白鹿原的西端,東北約800米處爲竇皇后陵,西南約2000米處爲薄太后南陵,北部約2100米處爲原國保單位霸陵所在“鳳凰嘴”地點。考古勘探確認“鳳凰嘴”地點並無漢代墓葬遺存,排除爲霸陵的可能。江村大墓平面爲“亞”字形,地表無封土,墓室邊長約72米、深30餘米,墓室四周發現110多座外藏坑,外藏坑外圍有卵石鋪砌的陵園界標,邊長約390米,石圍界四面正中外側有門址,推測可能爲獨立的帝陵陵園(竇皇后陵也有獨立的後陵陵園)。江村大墓與竇皇后陵周邊發現陵園園牆遺存,推測共處同一座大陵園內,大陵園東西長約1200餘米,南北寬約863米。考古發掘了江村大墓的8座外藏坑,出土陶俑、銅印、銅車馬器及鐵器、陶器等1500餘件,銅印印文有“車府”“器府”“中騎千人”“府印”“倉印”“中司空印”等,表明江村大墓周圍外藏坑應爲模仿現實官署、府庫建造,象徵着帝王地下世界的管束機構。江村大墓的形制、規模均符合西漢最高等級墓葬規格,加之其周邊分佈竇皇后陵、薄太后陵,專家確認江村大墓爲漢文帝霸陵。

19、20號外藏坑的考古現場。(圖/方偉光提供)

15號外藏坑的出土文物堆多爲陶俑,部分陶俑仍保有色彩。(圖/方偉光提供)

15號外藏坑仍看得到盜洞的情況。(圖/方偉光提供)

2021年12月14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線上會議,會上公佈了陝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爲漢文帝霸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