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入農業的小白兔:嘉農主席黃家均要幫農民出頭天

照片左二黃家均,嘉農提供

從小到大都是在北部唸書,行銷系畢業的黃家均,先後在百貨公司、服飾品牌擔任行銷,2014年,家裡沒有田地耕作,也沒有農業相關知識,卻毅然決然返鄉嘉義協助親戚行銷農產品——毛豆,經營五年達到產銷平衡後,他開始思考下一步,「我希望做跟以往不一樣的」。

「現在是農業行銷的戰國時代,每個農家都想做品牌,這時候纔有我們草民出頭天的機會!」於是,他從一級的農產品,往二級的加工前進。不同的農產品有不同的加工方式,相同的農產品也會因不同品種而有不同風味,「我想從行銷的角度,找出市場的需要,再找適合的品種做加工」。

2020年,黃家均成爲「嘉農農產加工生產合作社」(下簡稱嘉農)理事主席,合作社成員產品多元,包含鳳梨、咖啡、大豆及乳牛…等,也有專家老師參與其中。「以前多是上下游的垂直整合,現在我想做的是橫向整合,並要帶領合作社社員建立門檻」。他透過連結不同領域的需求組合,投入加工市場領域。

幫農友做SWOT分析,協助商品到市場定位,到深入瞭解農民的痛點,溝通協調到成品上市,這一路他花了至少三年以上,纔有機會找到定位。其實爲的就是讓大衆吃到臺灣在地高品質的農產品,做出區隔市場。「如果你沒有一定的量,是無法進到工廠的,所以我們希望農民好好種,做好單位面積產量。」他一段話,點出二級加工產品最核心的問題,除了好品質,穩定供貨量更是關鍵。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上爬 讓臺灣農產在世界流通

有了質和量後,就是下個挑戰了。因過去資歷,他對豆類相當熟悉,瞭解豆類對人體的好處,希望能將嘉農的大豆製成豆漿,但市面上豆漿品牌衆多,要如何突破重圍、異軍突起,黃家均直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上爬」。

他帶着企劃書四處洽談異業結合的機會,找尋適合的合作方,終於遇到「臺大醫院臺大新竹分院」這位巨人,院方相當支持臺灣農產品,並依臨牀營養醫學角度開出商品配方,攜手嘉農生產出「農嘉黃豆漿」。除了豆漿,嘉農也在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的輔導下,研發出無須啃咬,像是細泥般的「黑豆栗子粥」,並於113年獲得農業部頒發的「銀髮友善食品」質地友善獎。「產銷履歷驗證的加持可以證明臺灣產,但透過臺大醫院臺大新竹分院的加持,代表臺灣的農產品品質是優質且新鮮的,未來也是企業減碳和企業社會責任共同目標,讓一加一更能大於二,期待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能爲臺灣農業開啓新篇章。」

「這商品對農業來說,是跨過一個很大的門檻。」黃家均談及甫上市的新品,他將合作社裡榮獲十大神農獎的阿美鳳梨,跟奧地利蘋果汁結合,生產出風味十足、100%原汁的鳳梨蘋果汁,不僅有產銷履歷,更有阿美鳳梨的老牌信賴保證,品質優良且能穩定供貨,完全符合工廠端的要求。「鋁箔包纔有機會在世界流通。」他爲了這款商品,奔走兩年終於完成,未來進軍外銷市場將更易如反掌。

「我們已在爲循環農業做準備了,因爲之後鳳梨皮要去哪裡,和嘉義大學動物科學系就有很多連結。」我們協助鳳梨加工,許多鳳梨皮的處理本來是一件難事,但結合在地與嘉義大學動物科學系做產學合作,利用循環經濟,讓廢物也能變黃金,又能解決產業的問題,這纔是合作社要共好的目標。明年是酪農戶衝擊元年,但黃家均坦率的覺得:「是危機也是轉機,我們要和嘉義大學合作共同推出保久乳。」在地就是有它的優質。

電農培訓抓住死忠客羣 回購率高達50%

「因爲想參考看看其他農友的想法,也看看有沒有其他農產品合作的機會。」透過農業部舉辦的各項平臺,培訓課程,媒合會等活動與顧問輔導,黃家均表示很喜歡顧問輔導的部分,「站在顧問的角度,看的層次比較廣,比較不一樣。」,這也讓他對於思考行銷的角度更加多元,「以前都是分散式的行銷,現在瞭解到不同通路會有不同客羣,要有不同的思維,相對的行銷方式也會不同」。

許多商品在新光三越上架銷售,但因百貨公司有固定上架及請款流程,故多以銷售效期較久的加工品爲主,現在因應南科需求,以「優品小農介紹所PARK 17」爲名駐點南科,除提供加工品外,還供應生鮮蔬果,現場也提供官網連結,許多消費者會回到網路上購買。

參與計劃後,他不僅因結識新的農友而有新的合作機會,更增加回購率,「電商會抓住死忠的消費者,從後臺數據看來,目前都有消費者固定回購,回購率高達50%!」

黃家均談及嘉農未來的目標就是成爲農企業,達到專業分工,「各領域有各自的專業,我希望透過我們這個平臺,跟更多專業的業者合作。」,他企盼找到更多的巨人跟嘉農聯名合作,開創農產市場更多的可能!

聚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