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突顯俄國坦克的設計缺陷
在烏克蘭戰爭期間,經常看到T-72與T-80坦克砲塔被炸飛的殘骸,這與它們的自動裝彈機有關。(圖/UAWeapons)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俄國T-72、T-80主戰坦克砲塔被炸飛的殘骸,成了愈來愈常見的景象,這顯示了俄國坦克的設計缺陷。
命令與任務(Task & Purpose)報導,在二戰以後,蘇聯坦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火力與機動力都超過西方坦克,而且數量極爲龐大。T-72是當代坦克生產量之最,超過2萬5千輛,並且率先採用125公釐主砲,這比北約常見105~120公釐砲都大。
然而,在烏克蘭戰爭期間,烏克蘭部隊卻利用NLAW、標槍等單兵反坦克武器,將T-72、T-80坦克屢屢摧毀,而且坦克經常是在一陣巨大的爆炸中,砲塔被炸飛到數十公尺高,再狠狠砸落,裡頭的坦克兵生存機率很低。
軍事專家史提夫‧沙羅加( Steven Zaloga) 說:「俄羅斯坦克設計了一種旋轉式自動裝彈機,備彈安裝在砲塔四周,在滿載時,可儲存大約 20發砲彈。
T-72的自動裝彈設計,20枚砲彈放在砲塔根部,一但殉爆,就是20枚砲彈連續點燃。(圖/encrypted)
「這樣的設計固然在連續射擊時很方便,但同時也很危險,首先,它基本就在砲塔與車身的中間,這部分是戰車相當脆弱的地方,一但發生彈藥引燃,就會像一串鞭炮連續被點燃一樣,陸續起爆,也就是殉爆。」
沙羅加表示,自動裝彈機的配置已經夠危險了,還有另一個問題是,這一圈只能容納俄羅斯坦克大約一半的彈藥,另外一部分的砲彈安裝在其他備彈箱裡,而且與西方坦克相比,安全保護也不足。
俄國坦克又設計的低矮,砲彈空間也相常有限,因此內部根本沒有剩下多少空間做安全區隔。
沙羅加說,早在烏克蘭衝突之前的幾次戰爭,包括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和敘利亞反恐作戰,已經屢屢出現T-72坦克砲塔被炸飛的情況,但顯然俄羅斯軍方沒有及時反應。到了第一次車臣戰爭期間,俄軍派出更進步的T-80坦克,但該型坦克的自動裝填機是一樣的設計,因此俄羅斯軍隊只能減少坦克攜帶的彈藥,來減少殉爆的機率。
「問題是,在許多戰鬥情況下,你不想只帶着少部分彈藥出門,如果你的部隊陷入一場激烈的交火決戰,一半數量的砲彈一下子就耗盡了。」
沙羅加說,與俄羅斯坦克設計相比,美軍的M1艾布蘭坦克(Abrams)在設計初期就特別注重彈藥儲存的方式,最大程度保護乘員。
「在 M1坦克中,彈藥儲存艙在防爆門後面,如果彈藥起火,爆炸威力會從車頂的防爆板排出,防止高溫熱氣涌進入乘員區。在最糟情況下,也給了車組人員更多的逃生時間。」
美國陸軍少校邁克•利斯卡諾 (Mike Liscano Jr.) 說,M1的設計目的是爲了承受打擊,因爲美國軍方在1970年代,擔心的是在中歐面對數量衆多的蘇聯華約坦克海,既然在數量上不能取勝,就必須專精在坦克的防護力。
蘇聯並不是沒有查覺他們坦克的安全性不足,但是他們根據二戰東線戰場的經驗,認爲數量可以壓倒一切,因此追求的就是數量,以便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還能持續有效的大規模生產。但是這樣的戰爭並沒有發生,在冷戰後的陸上作戰,坦克更常遇到城市戰與掃蕩作戰,蘇式坦克防護力不足的弊病就很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