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報#24:不降13萬市民即戰犯?俄軍消滅馬立波的最後通牒

俄國入侵烏克蘭的第26日,戰爭的所有焦點都集中在從開戰第一天就被包圍轟炸到現在的死守孤城馬立波(Mariupol)。如今,在俄軍下達在3月21日清晨5點開城投降的最後通牒後,馬立波最新狀況如何?圖爲在俄軍持續攻擊下,3月11日的馬立波狀況。 圖/美聯社

【2022. 3. 21 烏克蘭/俄國/美國】

烏克蘭戰報#24:不降13萬市民即戰犯?俄軍消滅馬立波的最後通牒

俄國入侵烏克蘭的第26日,戰爭的所有焦點都集中在烏克蘭東南邊境、從開戰第一天就被包圍轟炸到現在的死守孤城馬立波(Mariupol)。儘管20日下午,烏克蘭與俄國外交部的停火談判,一度對「開放馬立波撤離」有積極進展。但擅長兩手策略的俄軍20日晚間卻對「馬立波全城所有人」下達了最後通牒:如果馬立波不在3月21日清晨5點開城投降,全城無分軍民、不管男女老幼——若你還能在總攻城後活下來——全城都將被視爲「戰爭罪」的共謀犯罪者,所有馬立波人都被俄國「軍法審判」。

俄軍深夜的最後通牒,最終就在烏克蘭中央政府與馬立波市民的一片詛咒與叫罵中,於臺灣時間週一上午11點到期——馬立波沒有開城、沒有投降。但過去26天來日日夜夜都遭遇無差別轟炸的馬立波軍民,在十多天渴殺的斷水、斷電、斷糧後,早已無力突圍,俄軍的優勢兵力週末也直接殺入了馬立波市中心,與烏克蘭守城殘兵爆發最後的血腥巷戰。

截至2022年3月21日清晨5點爲止,地獄化的馬立波市仍有13萬平民受困。少數撤離居民能往聶伯河方向逃難,但更多撤離者卻被圍城俄軍攔截,在簡單的審查「政治背景」與「親俄純度」後,被沒收身分證件、手機設備,接着分類拆散,全員送往俄國本土「等待發落」。

3月20日的馬立波城外,從頓涅茨克南下增援俄軍攻城的親俄分離主義兵團,在平民疏散口設立武裝檢查哨。 圖/路透社

▌截至3月21日黎明爲止,烏克蘭前線的最新戰況...?

俄國在烏克蘭的侵略攻勢,還是現在全線停擺的戰略重整期裡,俄軍雖然持續朝東方的第二大城哈爾科夫、南方的造船重鎮尼古拉耶夫、北方緊扛白俄羅斯-俄羅斯邊境的切爾尼戈夫、以及首都基輔發動大規模空襲,但各區的攻城兵團大多隻圍轟不攻打——特別是在首都基輔外圍,持續等待增援兵力的圍城俄軍甚至開始築起防禦工事,試圖延長對基輔的壓力。

北約方面判斷,俄軍針對基輔的包圍壓力,雖然有其等待後勤、重整戰線的調整目的。但實際上的邏輯仍不脫俄國原本「切斷烏克蘭東西聯絡」的任務設定。相較於死傷慘重、曠日廢時且資源消耗無限倍增的首都攻城戰,俄軍仍傾向與留守在烏東頓巴斯盆地邊緣的烏軍10萬精銳「機動決戰」,像是《金融時報》就如此判斷:

但俄軍的目的畢竟只是理想,在現實上兩軍的消耗、戰損、與疲憊感,現階段都無力開啓全軍機動。儘管在人力與正規武器的消耗上,軍力與人口規模原本就較小、且在戰爭中一直處於「守勢消耗」的烏克蘭更爲不利。但當前的狀況,卻被《紐約時報》以棋類遊戲的「欠行」——雙方打到無子可動,且無法必殺將軍的和棋狀態——來形容這種無法全勝也難以完敗的戰事僵局。

但烏俄的戰爭僵棋仍有例外,因爲位於烏克蘭東南沿海,從開戰第一小時就遭遇轟炸,至今四方全遭俄軍包圍、無路可撤且連續被攻城包圍26天的孤島城市——馬立波——目前已被俄軍攻入城市中心區,未來72小時內恐進入圍城總攻擊。

3月20日的基輔大轟炸。 圖/路透社

圖爲俄國國防部公佈的戰爭圖片。目前無法從此圖判斷地點和所屬部隊,但很可能是開戰前72小時,強攻安託諾夫機場(基輔西北20公里),但隨後就被全殲的俄軍空降部隊。 圖/法新社

▌人間地獄的選擇:俄軍給馬立波的「最後投降機會」?

馬立波目前的狀況,是半個城市已遭俄軍攻陷,全城已經斷水、斷電、斷糧十多天,大量的軍民百姓在俄軍日夜空襲下慘死,但整座城市仍在激烈的「巷戰抵抗」,以最血腥的肉搏戰方式,持續拚死戰鬥中。

在兩軍巷戰的過程中,烏俄雙方雖曾多次交涉「人道臨時走廊」供平民撤退,但隨着攻城包圍網的日漸縮小,人道走廊的撤離空間也越來越窄,許多幸運的撤離者成功地在上星期的數次大撤退裡,如願疏散到西方、仍由烏軍控制的札波羅傑州;但更多人是一出城就被俄國軍隊、或由頓涅茨克南下助陣的親俄分離主義兵團攔截,他們大多會被強迫轉向,往東方或北側的「俄軍控制區」轉移,根據各路目擊者對《法新社》、《衛報》、《明鏡週刊》與《金融時報》的最後證詞:

「至少有數千名馬立波平民,被俄軍強制集中拉走、送回俄國本土『安置處理』。」

對俄軍來講,入侵烏克蘭的「特殊軍事行動」原本就是維和任務,因此護送烏克蘭受難平民回到不受戰火波及的俄國本土「人道庇護」,本來就是合情合理、也最安全溫暖的安置上策。

但在東進收容的過程中,俄國憲兵與各級官員卻也會對被扣留的撤離平民進行「戰場審查」,除了最基本的身家背景調查外,俄國審查官還會要求檢查手機的通聯資料與社羣足跡,「確認衆人是否爲『仇俄份子』後」再作俄國宣稱的「去納粹化」處置分類(沒收所有烏克蘭國民證件資料,然後送到不同等級的集中營)——大多數人自此之後就與外界斷聯,不知所蹤。

在逃亡可行性不明的狀態下,馬立波城內仍至少有13萬名市民,至今仍受困戰區。一直到3月20日晚間,俄國攻城軍透過《俄新社》發出了相當駭人的最後通牒:

...但如果超過5點死線,整個城市的所有人都將被視爲『戰犯共謀者』,無分男女老幼都將被俄國視爲新納粹敵意份子,到時被捕、就算投降,整座城市所有人都將被送上俄國軍事法庭,面對『軍法審判』!」

圖爲同樣也遭到俄軍包圍,但已打通幾條連外道路的第二大城哈爾科夫。 圖/法新社

3月20日,基輔近郊的俄軍殘骸。 圖/法新社

▌俄軍制造:吃野狗,喝屍水,麻木迎接死亡的13萬被圍市民

俄軍開給馬立波的「投降條件」,很快地就被烏克蘭軍民一口拒絕。這一方面固然顯示衆人對侵略俄軍的恨之入骨,但二方面也顯示了攻城戰的殘酷、激烈與虛假恫嚇——因爲俄軍的最後通牒留給馬立波市民的反應時間不到8小時,俄軍整個晚上持續轟炸馬立波的無差別攻擊也並沒有因此稍歇停止;更何況俄軍透過《俄新社》的心戰喊話,對早就斷電、大規模斷訊、整日被困在地下防空洞裡等待一波又一波空襲的馬立波市民們,根本「看不到」而毫無意義。

「人間地獄已不足已形容馬立波的慘況...。」20日,《金融時報》就整和了撤離生還者、持續受困者、以及烏克蘭軍方與馬立波戰時市府的多方證詞與說法,試圖還原馬立波被圍26天后的斷援現況。但倖存者們所敘述的絕望感,破壞力與殘酷性卻遠遠超過了外界想像。

生還市民表示:馬立波的斷糧與斷水斷電已經持續了好一段時間,儘管居民們一開始還能彼此互助,但隨着日夜轟炸的加猛與死亡數字的直線攀升,整個城市的生存與衛生條件已經被「死亡」給淹沒——由於日夜轟炸的24小時不間斷,整個城區的街道上到處都是被炸死、炸碎的平民屍塊,但每每大家想要趁空檔「收屍埋葬」時,下一波空襲卻又無端襲來,最後大家只能在隨機挖坑,把死者埋在路邊的草地、別人的花園,或者根本放棄收屍,任憑下一波空襲帶走更多人。

整座城市的屍塊滿地,不僅給圍城士氣打來很大的影響,衛生問題也開始影響生存者的健康——許多同樣飢餓的野狗開始啃食街頭上的死者遺體,但整個城市的斷糧又逼使部分市民開始捕殺野狗充飢。

3月21日清晨,基輔郊區一間大賣場被俄軍空襲炸燬。 圖/路透社

此外,由於自來水與電力系統的破壞中斷,馬立波市內也用盡了乾淨的水源——雖然馬立波市內有卡利米烏斯河流過,「但地表水域現在全都塞滿了屍塊、屍體...根本沒辦法使用屍水。」部分居民只能冒險用傢俱殘木生火,試着煮食、融雪飲用,但燒水所發出的火光與煙霧,卻又成爲城外俄軍開砲轟炸的活靶指標。

一名倖存的馬立波市民迪米崔,向《金融時報》敘述着近日的一次覓食過程,他原本常去的社區市場剛遭遇俄軍轟炸,徹底被毀、烈火燃燒,

「所有東西都着火了,到處都是死人屍體...但我心裡卻是毫無感覺,一直在轟炸殘骸走走着、走着——我想在這片血流成河中尋找還有沒有沒被炸爛的包心菜?哪怕只有一根紅蘿蔔?我只想找到吃的,我只能盡全力找到吃的,就算這隻能讓我們一家再多苟活個一兩天...」

迪米崔說:「我想我們都麻木了。」《華盛頓郵報》認爲,俄軍或在未來幾小時內對馬立波發動總攻擊,並期望攻克馬立波一功能夠逆轉當前的苦戰局勢,或至少讓俄國在停火談判中,能夠佔據更有利的政治上風。

在馬立波的開城時限截止前的幾小時,從旁斡旋烏俄談判的土耳其與以色列,都各自對外暗示「烏克蘭與俄國的談判進度有積極進展」。但此一說法卻沒有得到更有力的官方證實,像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對以色列國會的演說中,就公開表示:「希望在『聖城』耶路撒冷與俄國總統普丁一對一談判停火。」但幾小時後,卻再次強調烏克蘭不可能接受「割讓國土與主權」的停火條件(俄國要求烏克蘭放棄克里米亞與頓巴斯的主權),這也顯示雙邊的交涉仍無任何可被期待的有效進展。

3月10日的馬立波狀況。 圖/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