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管人生卡關2/這羣人需咀嚼訓練 醫籲健保推試辦計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鬆德院區副院長、吞嚥團隊召集人李雅玲(左)說,政府應重視裝置鼻胃管病人的照護品質。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臺灣每年累積50萬人因短期或長期的醫療需求,需要使用鼻胃管,另統計全國咀嚼吞嚥障礙盛行率約佔總人口8%,長照機構口腔衰弱病人比率更高達80%。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表示,該院除推動裝置鼻胃管病人移除管路外,更及早介入訓練病人的咀嚼能力、健口操,此照顧模式已複製至全國,讓病人延緩或避免被插入鼻胃管。
郭昭宏說,此照顧模式已與國泰、雙和、臺中榮總、員榮醫院、高醫附醫、臺東馬偕、臺東基督教、花蓮慈濟等醫院合作,並爭取國衛院經費,建立「咀嚼吞嚥障礙數據大平臺」,分析潛在鼻胃管留置危險族羣,目前僅苗栗、新竹、南投三縣未有醫院介入。依國際研究,如肌少症患者爲胃管留置高風險族羣,希望經大數據分析,若病人握力低於某一程度時,可能已有肌少症,應及早訓練咀嚼能力,降低胃管留置機會。
郭昭宏指出,該院預計一個月內,將提交相關計劃給予立法院厚生會,再由厚生會給予健保署進行研議,希望經由本土研究資料,給予衛福部建議,思考訓練咀嚼、吞嚥等相關介入訓練,應進行試辦計劃,降低病人被裝置鼻胃管的機會。健保署醫管組組長劉林義說,待醫院提出計劃後再加以研議。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護理部主任陳佳蓉說,中部長者較多,常依賴鼻胃管,醫院爲提供更好的照護品質,醫護人員非常有耐心,積極移除醫療不需要的管路,降低病人感染機會,同時因許多家庭是老老照顧,也能降低另一位長者的照顧負擔,而醫院也有志工定時進行居家訪視,病人返家後,也能受到很好的照顧。
陳佳蓉表示,醫院臨牀推廣矽膠材質的兩截式鼻胃管,以防病人不舒服拉扯也較美觀,但兩截式鼻胃管每個月需更換一次,但受原物料上漲影響,市售價格漲幅已超過一倍,面對經濟困難的病人,醫院社服室都會予以協助。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鬆德院區副院長、吞嚥團隊召集人李雅玲說,對病人來說,插着鼻胃管很不舒服,很多病人會自行拔管,但拔管後又要重插,造成很多麻煩,許多長照機構人員,就會把失智、意識不清病人約束在牀上,降低拔管風險,但病人在牀上無法翻身,因此增加褥瘡感染的機會,死亡率上升,更有報告指出病人因此憂鬱、悲憤選擇拒食,政府應重視裝置鼻胃管病人的照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