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楊德昌的臺北物語
夏天是戀戀電影的美好時光。楊德昌逝世10週年影展在這幾近跳電恐攻的溽熱裡,卻呈現了都市考古學的冷冽。在過去的漫長歲月裡,楊德昌的電影一直被認爲是探討人際疏離的範本,以臺灣物景呈現全球化及都市化問題。但30年後重看《青梅竹馬》及《恐怖分子》,竟覺得是不折不扣的鄉土片。
侯孝賢在《青梅竹馬》的對白大量使用臺語,及主要場景設定爲大稻埕布莊及四合院式老宅,處處顯現楊德昌對當時庶民文化的理解,絕非單單外省仔的天龍國觀點。雖是敘事電影,也像是臺灣解嚴初期的絕美紀錄片。相形之下,侯孝賢的《童年往事》及《鼕鼕的假期》更像是迴歸田園的悠然行進曲。
楊德昌的數部電影中間或有《麻將》及《獨立時代》憤青的喋喋絮語,於《一一》終至大成,其間都有情愛罣礙心中。《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張震就是《恐怖分子》李立羣的前身,爲了那無法言語的愛,逼得愛人或自己窮途末路,死亡成爲救贖。已長於當年楊導年紀的我,感受到他帶着悲憫眼光看着主人翁,希望他的電影可以成爲臺灣的救贖。臺灣新電影的論述都太強調電影本身的創新,而忽略了楊導其實是臺灣社會的先知。
我常想,如果楊導還在世,眼見臺灣解嚴30年變遷,他會怎麼創作呢?政治人物說愛臺灣就是中午不開冷氣;媒體解僱記者直接抄臉書變新聞;高中生說無法證明慰安婦不是自願的;業者只要做個APP媒合供需,就稱自己新創,接着要政府補助…現在的臺灣活脫是一出世紀末狂亂、光怪陸離的赤黑劇,楊導是會驚爲天人,覺得不用再寫劇本,直接白描就可以出世絕倫了?或者大驚失色,真實世界竟比電影還魔幻?還是展現他一貫的憤憤不屑,拒絕跟臺灣對話呢?
黃哲斌日前的文章提到他的記者生涯走調成一首芭樂歌,但他並不懷念1987年,因爲「那是個拒馬蛇籠、鐵棍鮮血的年代,舊時代的面目醜惡猙獰。」威權的確禁錮了臺灣人的身心自由,我們應時時警惕,讓威權不再藉任何形式,包括民粹主義,借屍還魂。但30年後,我揹負着中年與中產階級的壓力,看到政治與社會各種勢力掛勾或角力,政治人物的說詞都可被解構爲錢或權的鬥爭,感覺越來越無力與虛脫。
楊德昌的電影召喚着此時此刻的我,讓我無法不想起初解嚴後數年,社會各處萬泉奔騰的熱情。那時覺得好像努力呼吸,就可領略到自由的氣味,而楊導的憤憤之氣也正是大鳴大放氛圍下才會有的心情。臺北物語最終到底是經典的靠片,還是末日前的小確幸?(作者爲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