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汽車革命ing 現在適合買車嗎?

電動車掀起時代革命,帶動新車市場百家爭鳴,需不需要買車、要不要買電動車,消費者有了更多元的選擇性。圖/freepik

最近在網路上熱議的話題:該不該買車?該買哪一種車?現在是買車的好時機嗎?每個人都有自己交通需求和家庭運輸功能的考量,本文將從全球汽車發展的大脈絡中抽絲剝繭,和大家一起探尋適合自己的答案!

首先,在聯合國的氣候協定第六條中,規定各國應採取措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其中包括了推動零排放的交通工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的報告指出,各國政府已同意在2050年之前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前,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交通運輸需求,其中,燃油汽車是排放的主要來源。因此,各國政府正積極推動零排放交通工具的發展,美國政府宣佈,將在2030年前將電動汽車的銷量佔新車銷量的50%;歐盟將在2035年前禁止銷售燃油汽車;中國大陸亦將在2035年前實現所有新車的電動化。在全球氣候議題上,使用化石燃料作爲汽車動力來源的方式,顯然迎來一波時代改革。

■電動車掀起時代革命,

百家爭鳴

其次,從近五年來國際車輛發展的重要進程觀之,電動汽車成了減少交通運輸部門排放的關鍵,隨着技術進步和政策支持,全球電動汽車的銷量迅速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2022年全球電動汽車的銷量達到660萬輛,較前年成長60%。在此同時,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從Level 2即將邁入Level 3、汽車輕量化提高燃油效率和續航里程、Google和百度都已在部分地區推出了自動駕駛測試車隊,Uber、豐田(Toyota)、BMW也分別推出汽車共享服務。要不要買電動車、需不需要買車,有了更多元的選擇性。

這一波汽車革命,也帶動臺灣新車市場的百家爭鳴,豐田汽車首先以燃油、電動「雙引擎」切入汽車市場,讓每公升汽油的行駛里程突破20公里,且持續進化中,而本田(Honda)也同樣朝雙引擎路線前進;2022年由裕隆與鴻海兩大集團,組成「電動汽車國家隊」,讓電動車國產化成爲新的里程碑,預售後掀起車市的一波熱潮;福特(Ford)、MG汽車則持續朝自動駕駛與高科技邁進,並試圖以「高規格、低價格」的紅海戰略佔有一席之地。當電動車成爲顯性的發展路線,充電的電網及基礎設施,成爲新市場的一塊大餅,而可在家自行充電的PHV車款,也成爲不少車廠設定的「中程產品」。

■車廠加速推陳出新,

消費者選擇多元

當電動車逐漸朝向「充電」的線性發展時,有些創意發想突破了既有框架,如日產(Nissan)於2023年開始導入「由汽油產生電力」的電動車,標榜「無里程焦慮」,也減少了不少消費者擔心充電問題的內在恐懼;而近期「氫能」成爲話題,又爲「充電式電動車」的發展路線,找出更多的可能性。

不論在國際或是臺灣的新車市場上,推陳出新、百家爭鳴在這個時代已然成爲新常態,價格廝殺的紅海策略、創意思維的藍海策略並存,消費者如何作出長遠且有利的決定,個人提供幾點淺見:

一、如果沒有特別的急迫性,先不急着買車;在混沌的車市中,三、五年後會有不少的車款因爲競爭力不足而停產,容易成爲汽車孤兒。

二、從個人的使用里程思考長期效益:目前各車廠的電動車、雙引擎車、電動車存在不少價差,如果是長時間用車或是日常里程數較高的使用者,可以精算運輸成本是否符合長期效益。

三、科技的擴充性要納入考量:主動煞停、全速域自動跟車、自動停車等功能,以及未來Level 3的自動駕駛等,車廠是否保留後續軟體與硬體的擴充功能,是車子是否在未來面臨「被動淘汰」的重要因素。

四、汽車的安全性與需求性,會是核心的考量點:購車時留意各車廠的主動性與被動性安全設備,畢竟一輛車子要守護的,很多時候是一家人的安全。至於個別需求方面,每個人各有想法,有的人想要全景式天窗,也有人想要高品質的環繞音響,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就隨心之所向,勇敢選擇、愛己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