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研團隊研製出可降解材料助難愈傷口長出“類原生皮”

新華社武漢8月3日電(記者閆睿)臨牀中,當患者出現燒創傷、皮膚壓瘡、口腔黏膜損傷等情況需要治療時,常面臨着自體皮膚移植材料不足、修復材料不可降解造成過敏等困擾。來自湖北武漢的科研團隊研發了一種“重建全層皮膚功能的生物複合材料”,外觀形似創可貼,可通過促進創面癒合,儘可能恢復皮膚功能、減少疤痕。材料用後也可降解。

這一研究項目由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和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醫工交叉團隊共同完成,近日獲2023年度湖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國際期刊《國際生物大分子雜誌》發表,並獲國家發明專利。

據武漢理工大學首席教授、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特聘教授王欣宇介紹,使用絲素、海藻酸鈉等天然高分子材料製成的“創可貼”用於患者傷口處,通過微納米“梯度結構”帶着皮膚生長細胞“爬”到各皮層,促進全層皮膚修復再生,生長出不同於人工皮、有正常觸覺和痛覺等功能的“類原生皮”。完成使命後,“創可貼”降解,以氨基酸、二氧化碳和水等代謝物形式被人體吸收或排出體外。

“材料不僅可降解,降解速率還可控。”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口腔科主任醫師程波說,團隊通過有機-無機材料複合技術,創建了微納米結構全層皮膚支架,會根據體內環境變化控制降解速率,防止過早、過快降解,影響治療效果。同時在保證癒合前提下,儘可能恢復皮膚功能。微納米結構支架的可降解性和“梯度結構”可促進血管成熟、膠原結構重建和皮膚附屬器再生。在此過程中,“創可貼”還可根據傷口恢復需求加入特定“成分”。如想恢復毛囊、神經感覺功能可裝載幹細胞,想抑菌抗炎則可加入益生菌。

專家稱,這一成果適用於口腔頜面部皮膚、黏膜缺損修復,燒傷、創傷皮膚缺損修復,糖尿病難愈性創面修復,壓瘡皮膚組織缺損修復等,有助於加速傷口癒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