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鐵路風景:列車文化盛宴讓元宵節更團圓
春節的喜慶熱鬧還在瀰漫,元宵的氣息又撲面而來。而今年的元宵節非比尋常,它是非遺春節申請成功後的首個元宵節。這不僅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更是鐵路部門傳播中華文化、展現非遺魅力的絕佳舞臺。在這個重要時刻,鐵路部門通過開設一系列富有非遺元素的列車活動,不僅爲旅客提供了一場極具特色的文化盛宴,更讓這份流淌的文化血脈,在飛馳的列車上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互動體驗,感受非遺魅力。列車上的元宵節活動不僅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次親身參與的文化體驗。做元宵、猜燈謎、剪紙、彝繡……一列列穿梭在川青、巴南、滬昆線上的列車內爲旅客在元宵佳節體驗一場別開生面的高鐵旅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高鐵非遺文化節”活動。旅客們通過這一活動不僅親身體驗、切身感受,也促進了乘客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營造出了濃厚的節日氛圍。
列車非遺,促進文化交流。在中華大地上孕育了五十六個民族,各個民族賦有獨特的民族文化。從成都川劇變臉的變化多端,到西安梆子腔的高亢激昂;從羌族口弦的悠揚婉轉,到彝族海菜腔的細緻多變……出行旅客依託列車上多彩多樣的非遺文化活動,能夠聲臨其境地感受到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習俗和特色,提升了旅行品質的同時,打破了地域之間的限制,有效促進了各地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大大增強了民族認同感和文化多樣性。
傳承發展,創新傳統文化。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而“高鐵非遺活動”的成功實踐,正是鐵路部門踐行新時代文化使命的生動體現。同時,也爲傳統文化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啓示。列車上的非遺項目旅遊產業的深度融合,爲傳統文化的商業化探索提供了新思路,保留了文化的純粹性,實現了經濟價值,爲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找到了新的動力源泉。
列車上,元宵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它成爲了連接傳統與現在的橋樑。每一位旅客,在享受這場列車文化盛宴的同時,也成爲了一名文化的傳播者,將這份獨特的非遺體驗帶往四面八方。相信在未來,將有更多的創新方式,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丁文)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