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佳音》聽障者筆記
翁佳音》聽障者筆記
【愛傳媒翁佳音專欄】前日因請不到適合代替老番當臨時的看護,與氣切護理師筆談後,只好冒險讓病妻單獨在家,由次男陪同老番去醫院掃瞄檢查。整日擔心之餘,卻沒料到此次檢查醫療人員聽老番道歉說只能看嘴脣猜對話內容後,搖手錶示沒關係,改用已印好字條問我有無哪些過敏等事項,令我感動。不知其他醫院情況如何,老番大部分遇到的,是醫護人員一直逼近我助聽器旁大叫,聲音大到數公尺外的人都聽到,只剩老番聽不到與頭暈、心臟疼整天(想像有擴音器在你耳朵大放送)。
此次掃瞄,中間有兩次空檔可散步半個鐘頭,老番於是漫步鄰近張榮發基金會。當還是龍虎伸手環抱總統府風水樣的國民黨中央黨部時,老番進去過一次,易主後似乎已快二十年,由於無朋友帶進,每次路過只能望樓奢想。
一進去一樓大廳,眼前是老番熟悉的阿拉伯Dhow,是實體船,老番兩次前後看看,大概也花二十分鐘以上。老番曾在地名野生思考(一六九)提到此船,而且對西元五世紀法顯和尚從錫蘭搭商船歷盡千辛萬苦回國之事,傾向主張那艘「可有二百餘人」的「商人大船」,應該不是這類阿拉伯或印度的Dhow船。此次再目睹實物,以前的主張還是繼續維持、不變。
親朋有閒不妨去看,船是我們臺灣史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基金會內的海事博物館不知有無臺灣東亞的傳統船?一樓的船展覽除Dhow外,就是泰國船、西洋船。啊,不知基金會在一樓以前曾放過東亞傳統船無?呴呴,希望有機會能認識該基金會的海事博物館朋友,若有人居中介紹,那更好。
作者爲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着有《解碼臺灣史1550-1720》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