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憑掛帥拖累勞參率

圖╱本報資料照片

2022年失業率與勞參率

小檔案■勞動統計是以15歲以上民間人口爲範圍,分爲勞動力、非勞動力,軍人及囚犯不在統計之列。勞參率等於勞動力人數佔15歲以上民間人口的比率,衡量一國的勞動意願。而勞動力又可分爲就業者、失業者,失業率等於失業人口占勞動力人數的比率,衡量有意願勞動者中,找不到工作者的比率。

小檔案■臺灣20~24歲的青年失業率12.4%,遠高於德國的5.0%、美國的7.0%,也高於日本4.8%、韓國的7.1%,主因臺灣在這個年齡多數甫踏出校園,正值就業磨合的初期,而不偏好學位的美、歐其磨合期發生在15~19歲,已過了磨合初期,因此失業率低於臺灣,這仍是過度追求文憑使然。

勞參率對多數人而言,是陌生的,多數人聽過失業率,未必聽過勞參率,有時看到勞參率上升,失業率竟也上升,就更不明白了,勞動力增加不是好事嗎?怎麼失業率會因此上升呢?

這些困惑人的,不是算術問題,而是文字問題。因爲勞動力這個詞有點曖昧,會被想成有工作的人,然而在這裡,勞動力只是指有工作意願的人,因此勞動力可能是就業者,也可能是正在找工作的失業者,這是第一個會讓人誤解的地方,若用算術表達,勞動力等於就業者加失業者。

臺灣非勞動力達817萬人

接着馬上有第二個文字陷阱,那就是失業,什麼是失業?一般人會認爲沒有工作就是失業,錯了,沒工作可能是失業者,也可能是非勞動力,兩者相同的地方是都沒有工作,不同的地方是非勞動力沒去找工作,也沒有工作意願,失業者有工作意願,也有去找工作。以去年而言,臺灣失業者僅43萬人,而非勞動力高達817萬人,若說沒有工作就是失業者,臺灣就有860萬人失業,這顯然是不對的。

爲何這些人沒有工作意願?原因很簡單,去大學去念書了、嫁爲人婦了、老年退休了、生病了,或者就想過清靜的日子賦閒在家,這些人都是非勞動力。太多人去念書,太多人提前退休、太多人想賦閒在家,都會讓非勞動力升高,非勞動力升高的另一面就是勞動力趨緩,而要衡量這個勞動意願的變化,最佳的指標就是勞參率,以算術而言,勞動力人口占15歲以上民間人口的比率即勞參率,升高了是好事,降低了就是壞事。

臺灣的勞參率於1990年跌破60%,隨後逐年降低,原因是年輕人(20~24歲)的勞參率直線下滑,拖累了整體勞參率,年輕人的勞參率於1987年高達70%,2000年降至59%,2009年更落到49%,當年總有人拿着數據說,年輕人愈來愈好吃懶做了。

這樣的批評似乎有理,卻是錯的,真正的原因是1990年以來政府廣開大學之門,大學及獨立學院由1988年39所升至2000年127所,此後續增至149所,以前高中畢業上不了大學就去找工作,因此勞參率高,如今絕大多數年輕人都進校園唸書了,除非去兼家教、打工、實習,否則逾百萬的大學生全算爲非勞動力,如此青年勞參率自然是每況愈下了。

青年勞參力遠低於歐美日

近年20~24歲勞參率回升至59%,這一方面是男生役期縮短,二方面是學生打工、實習日趨普遍,但無論如何,比起美、歐、日70%以上的青年勞參率,我們還是偏低的,這也反映了華人文憑掛帥、熱中追求學位的文化。

那麼何以每年畢業季,勞參率升高的同時,失業率也會飆高?原因很簡單,勞動市場一下子涌入15萬青年找工作,他們原來的身份是非勞動力,這一刻變成勞動力了,進入失業統計的範圍了,在粥少僧多的情況下,成爲就業者固然有,成爲失業者也不在少數,如此失業率豈能不升高?

臺灣平均失業率於去年只有3.7%,但20~24的青年人失業率高達12.4%,這又是爲什麼?因爲初入職場需要時間磨合,各國皆有此一現象,不過臺灣青年失業率比美、歐高出不少,何以如此,值得深思。